第37章 大师傅(1/5)

刘老八一个洛阳盗门的总瓢把子能不懂金印玉器之道?这说出去是三岁小孩儿都不信,他们如今这一笑太爷爷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毛师傅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个木匠,而且毛师傅说过他命犯贫字家境一直贫寒,他肯定也不能精通这玉器之道,如今这般被人取笑肯定是漏了怯。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好个面子,有的人好个里子,太爷爷作为洛阳商会的扛鼎人物,里子是足足的,怎么也不愿意在一个盗墓贼面前丢了面子,便想起身打个圆场,就说毛师傅并非是这行里的高人如今打了眼也算正常。

可是太爷爷刚站起来,毛师傅就对他摆了摆手制止太爷爷说话,毛师傅的这个态度让太爷爷心里也有底儿了,他心里清楚毛师傅绝对不是一个不懂装懂强撑面子的人物,疑人不用用人则不疑,这是刘氏在的时候教他的做人道理,呔!但凡在做出一些抉择的时候,太爷爷便总能想起刘氏在时候对他的一句句教导,且这一句句的教导都是在温温细语之下娓娓道来,让本身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太爷爷也能欣然接受。

想起刘氏,在想起郭平安,太爷爷不禁又是悲从心来。

毛师傅这时候道:“是不是毛某今日眼拙,这才导致八爷和众位好汉发笑?”

刘老八的一众手下道:“这位爷,一看您这气度也是顿顿能吃上三荤一素的掌柜的,怎么看玉的水准如此不堪? 这一堆古玉当中,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璧,有王侯贵公坟里刨出来的上等玉器,唯独您挑的这一件他狗屁不是,是从一个破山洞里一个骸骨的手里拽出来的零碎物件,卖了大半年几次当成搭头送人都没人愿意带走,今天出门的时候我们八爷把这东西装进包里,纯粹就是凑个数,没承想您一眼就给挑出来了。好眼力!”

说完众人又是哈哈大笑,毛师傅道:“如此看来,的确是毛某眼拙了,刘八爷,再下有一事一直不明,古玩行关于这玉石的价值是如何衡量的,是年代越久品相越高的越值钱?”

刘老八道:“你说的也对也不对,这玉啊自然是品相越好年代越久的越值钱,可是这古玩的背后主要还是看你会不会讲故事,看他的主人是谁,同样是前朝宫里流出来的东西,皇帝用的肯定是比太监用的值钱,贵妃用的比宫女用的值钱,除了这个之外,只要是玉上有字,越是看不懂的字就越值钱,用那帮人的话怎么说来着,这他娘的叫艺术价值。”

毛师傅看似非常虚心的求教道:“除了这个之外呢?”

“有种玉,叫血玉,玉石本身纯净无暇,在棺材里陪葬的时候能把人血吸进玉里,看起来成了天然的纹理,这类玉石也是价值连城。我说这位老哥,难不成您今日是来考我刘老八来了?”刘老八道。

“多谢刘八爷指点,这么看来,我今日是真的打了眼了,不过我这人信缘分,既然一眼从这一堆玉器之中把它挑出来了那也是缘分,郭老爷,就它吧。”毛师傅道。

太爷爷这一会儿属实是有点蒙圈,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把宝押在毛师傅身上,他点头道:“既然毛师傅这么说了,郭某便认定了这一块了。”

“你们确定?”刘八爷这时候也是懵了,他心道难道自己看走了眼? 这个姓毛的是个真正的高人能看穿别的掌柜的都不能看出来的东西? 还是说他们俩是为了面子在自己面前强装镇定?

刘八爷手下有个智囊,被盗门的人称之为视野,此人的眼力无双,擅长观山指迷寻龙点穴,可以说刘八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章 大师傅(2/5)

的成功离不开这个狗头军师,江湖人称师爷丁,此刻刘八爷对师爷丁使了一个眼色,师爷丁看了一下毛师傅,最后目光落在了毛师傅的手上,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便俯下身子在刘八爷的耳边道:“那东西就是块破玉,这点绝对错不了,而且八爷您看这位的手布满老茧,哪里像是古玩场上的那帮老爷手软皮滑? 指不定是这姓郭的从哪里找来充门面的门房,此刻明知是错却也死要面子。”

师爷丁这么一说刘八爷心里也有了底儿,他笑道:“我听闻郭老爷此番之所以找到我刘老八,是要挑选一个冒尖的上等玉器送给京城里的大人物,以图救郭府那个吸人血的大公子,你们真敢选这块破玉当成礼物给京城里的顽主送去?”

毛师傅道:“有何不敢?兴许那位爷跟毛某一样不识货呢?”

刘老八笑道:“二位的胆量和魄力刘老八佩服,你们若真敢就挑选这么快,我刘老八分文不取,再送一百两白银当郭老爷进京的盘缠,只是到时候你们两位被那京城里的大爷扫地出门,贵府的大公子因此丢了性命,可别怪我刘老八这里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宝贝。”

“此言当真?”毛师傅道。

刘老八道:“大丈夫一口吐沫一个坑儿,我刘老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再吞回去过。”

“那我等就多谢刘八爷了。”毛师傅道。

这毛师傅实在是太镇定也太自信了,不仅太爷爷心里迷瞪,刘老八心里也是犯嘀咕,他再次的用眼神询问师爷丁,师爷丁也是有点不自信了,有种人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他自信的眼神能让别人都感觉不自信,哪怕他说煤是白的,你也没有底气跟他据理力争。

不过事已至此,谁也不好再说什么,毛师傅把那块古玉交给了太爷爷让太爷爷贴身好好保管,这场宴会其实除了这点小插曲外也算是大家都高兴,太爷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刘八爷认识了有钱人赚足了面子,至于钱方面的事儿,刘老八其实也真不缺钱。大家开始吃喝之后聊的也挺开心,男人之间就是这样,酒喝透了,五湖四海皆兄弟。

酒过三巡之后,那师爷丁端起酒杯对毛师傅道:“这位师傅,郭老爷去救公子这件事可是郭府顶天的大事,我不相信郭老爷会拿这件事去草率行事,那块古玉到底有何讲究门道? 若真的我们看走了眼,这一行强者为尊,我师爷丁自认技不如人以后见到毛师傅先行作揖,叫一声老师, 若是你们只是为了面子,那大可不必,咱们都是朋友,我师爷丁自当为郭老爷精心挑选一个物件,也免得耽误郭老爷的正事儿。”

刘老八也是附和道:“老丁说的对,这位师傅您就有啥说啥,这玩意儿就算是真的价值连城,我刘老八爷说话算话绝不反悔。”

毛师傅其实也是性情中人,不然也不会因为刘氏的恩情一直都竭尽全力的帮太爷爷,恰巧这时候太爷爷也是希望毛师傅能做个解答,能把刘老八这帮行家都镇住,自己脸上也是备有面儿不是?

于是毛师傅就让太爷爷把那块古玉给拿了出来,毛师傅把古玉放在身前,自己用手指蘸了蘸酒杯,以酒水在桌子上划了一道符,画完符咒之后他把那块古玉放在了那道符上道:“一点乾坤大,天地日月明,请神神至,请灵则灵。”

说完,这道古玉忽然发出了一道微弱的光,萤火之光逐渐扩散,变的越来越明亮,如同是一块夜明珠一般!

刘八爷和师爷丁一看到这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章 大师傅(3/5)

象便傻眼了,刘八爷更是大腿都要拍青了,原来这玩意儿这么亮? 别的不说,就凭这个光芒都得老值钱了啊!

可是接下来的场景,更是让他们俩后悔不已,在大家逐渐的能适应这明亮的光线之后,赫然可见一个身穿皂角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的老道人手持一本经文端坐讲经,老道士口吐莲花,仙气飘然,端的一个神仙中人!

“这!这是戏法! 肯定是戏法!”刘老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

反倒是师爷丁这时候仔细的看了看桌子上的鬼画符,他那几分醉意瞬间的消散了几分,叹气道:“原来是鲁班门的高人,这次是丁某有眼不识泰山了,八爷,此次我们栽的不亏,这位老哥可不是凡人,是我一直跟你说的鲁班教前辈。”

“你说若是拉来入伙,可以让我们出去办事儿事半功倍的那个鲁班门?”刘老八还是有些醉意的道。

师爷丁干咳了一声,尴尬的笑道:“此话的确是丁某说的,之前八爷入了那地下宫殿,总是感叹古时候的能工巧匠竟然可以把地宫修建的如此富丽堂皇,我便跟他说论匠造工艺,鲁班门若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历代的皇陵地宫,图纸都是鲁班门的工匠所出,建造也是鲁班门亲力亲为,八爷便想着能找鲁班门的来入伙儿盗墓,我也跟他说了,鲁班门虽然独立于玄门之外,却也是替天行道的高人,断然不会入我盗门中来。”

“都是一门手艺营生,如今民不聊生,多少百姓食不果腹? 这些金印玉器与其埋在地下一文不值,倒不如被盗门的好汉挖出来救济苍生之用,况且那住在地宫里的黄金贵族达官显贵的财富也是搜刮民脂民膏所得,取之有道,毛某绝对没有看不起盗门好汉的意思。”毛师傅道。

“老哥,我刘老八今日就认你这个兄长了!听了你的话,把我憋在心里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话都给说出来了!”刘老八道。

几人难免继续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之后,刘八爷道:“毛老哥,这块玉您到底是怎么看出门道的?为何会有这般神迹? 到底是戏法还是什么?”

中堂献宝

众人纷纷看着毛师傅等待他的解答,毕竟刚才这玉上显化出来的老道士形象看起来如同神迹一般,毛师傅也没有掖着藏着,笑吟吟的说道:“玉乃石之精,集天地之精华,古往今来玉石备受追捧,所谓美人如玉,玉本身生的就好看,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玉戴在人身上滋养人,同时人也在滋养玉,可见玉的灵性,民间也自古就有佩戴在人身上的玉若是忽然破碎,那便是替人挡灾之说,所以玄门中有些宗门也会做一些玉牌来开光,既可以招福进宝,又可以挡煞消灾,这个你们想必都知道。”

刘老八的头点的跟捣蒜似的道:“没错,是有这个说法,可是毛师傅,这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毛师傅道:“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玉,什么样的玉养什么样的人,玄门高人所佩戴的玉自然是跟凡人所持的不同,自古便有庙里的老鼠都会念经的说法,当我在这堆古玉之中看到这块玉的时候虽然不是很懂它的品相好坏,但是却感受到了它跟比其他的古玉都要充沛的灵性,一眼便看出这是玄门高人贴身所藏的东西,本身我还不甚确定,在听你说是一个山洞里的骸骨,心中更是有了结果,在山洞中的枯骨,还没有棺材安葬并非是崖葬,想必是自知寿元无多的玄门前辈在山洞里最后闭关,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章 大师傅(4/5)

至于最后原地坐化,刚才我所用的,是鲁班门的显圣符,大家所看到的景象,便是那玄门高人养了一辈子玉生出来的气显化的像。这个玉石已经不是它的材质能恒量他的价值,佩戴在身上,便如同高人傍身,诛邪不侵。”

众人听完,对毛师傅那叫一个心服口服,刘老八等人虽然感觉到心在滴血,可是能用这样一个东西结识到毛师傅这样的人物也是感觉丝毫不亏。

而太爷爷心中也是无限的感慨,鲁班门的高人思想绝非是常人可以去想象的,毛师傅若是愿意,自己,乃至于这刘老八都会立马高价把他请到身边当幕上之宾,完全不用去做一个靠力气赚小钱的木匠,看来这玄门修炼不仅是修炼苦,能抵挡住世俗红尘的万般诱惑也是极难,或许这也是这些高人的一种修行。

    得了这么一块宝贝,太爷爷跟毛师傅不敢再耽搁,立马就动身赶往京城,一路上走的官道倒也还算是平安,有句话说的好,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大,太爷爷在洛阳城里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能说他没见过世面,但是到了京城里依然会有自己是乡巴佬进城的感觉,特别是当时的京城盛行胡同文化,大路小路交织时长就把人给走着走着就迷糊了,倒是毛师傅似乎轻车熟路完全没有什么陌生之感,太爷爷十分好奇的问道:“毛师傅,若非您对京城里也十分熟悉?”

毛师傅摇了摇头道:“毛某也是第一次来。”

太爷爷不解的问道:“那毛师傅怎么感觉对路十分熟悉的样子?”

毛师傅轻笑道:“鲁班门的人去别的地方或许会迷路,但是进了京城绝对不会迷路,拜入鲁班门之后门徒们便有一个功课,研究整个北京城的坐地风水格局,北京城又名八臂哪吒城,也有叫四九皇城的说法,外城四门,内城九门,当年修建这北京城的时候虽然有那风水大家刘伯温留下的风水图,更有黑衣宰相姚广孝后来一步步的实地堪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鲁班门也是出了大力,毕竟这一砖一瓦一木都得是匠人们亲自动手,寻常的工匠断然是不行,那字瘦虎的姚广孝亲自求到了鲁班门教主公输若愚的家里,许下了一壶虎跑泉的上品龙井,教主发了赦令,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所以当时的工匠没有一个是普通人,全是在祖师爷面前磕过头的鲁班教众。也就是因为这个,整个皇城的格局图也是被门中视为得意典范之作,每个入门的人都得研究前辈先贤的思路手笔,皇城若是研究透了,平日里给人造园林别院岂不是手到擒来? 满人入京接了大明朝的江山,京城里的布局却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我还认得一些大路,那些小路我还是识不得的。”

太爷爷竖起了大拇指,更加感叹鲁班门的神通广大,不过想想也难怪,衣食住行乃是人生四大事,上至皇帝下至黎民谁也不能离开这四个字,鲁班教看似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几人找了一个酒店下榻,太爷爷把店小二给叫到了房间里打赏了一些银两,没有钱办不成的事儿,那店小二立马眉开眼笑让太爷爷有何事尽管吩咐,太爷爷说他们此次来京城是办理一些事物,需要一个对京城这块儿无比熟悉的人帮忙带路,那店小二也是精明人,一听立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他道:“得嘞,老爷您先歇个脚,这诺大的京城里什么东西都缺,唯独不缺帮闲跑腿的,小的这就给爷安排妥当,绝对是让大爷满意为止。”

店小二还真没说谎,京城这种地方外地的人来做生意的,告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章 大师傅(5/5)

状的,跑官求门路的多了去了,这便衍变出了一个职业,这跟北京的坐地炮爷儿还不一样,这种职业叫黑手套,办的就是一些黑活儿,这种人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不管熟不熟断然是知道名字,你指望这人帮你办什么事儿,十有八。九是办不成的,但是你要听他吹起来,不管是茬事儿的老炮儿还是衙门里的老爷没有他不认识的,说的通俗点就是古时候的街溜子,靠着对北京城的熟悉还有一张巧嘴赚点钱糊口度日,那店小二在客栈里当差自然是认识不少这样的人,他立马给太爷爷找了几个叫到屋里让太爷爷自己挑选,最后太爷爷挑选了一个看起来面善的年轻后生,这后生话少看着人实在点。

相由心生,后生虽然话少,但是办事绝对没什么毛病,他用半天的时间便打听了出来,说那洛阳城里押送过来会吸血的鬼孩子,现在正押在刑部大牢里,还有三天时间便要三堂会审,郭平安这孩子属于奇案,所以知道的人也多点,大家也都知道身上背这么多条命案,十有八。九是要凌迟处死,说不定都要夷三族,乃至九族。

太爷爷听了更是心惊胆战,不敢有片刻时间的耽误,立马让这个后生带着去中堂大人家里,到了那权倾朝野的中堂大人家,连那门房脸上都写着趾高气昂,若非是太爷爷身上穿的衣服一看便也不是俗人,怕是连见门房的机会都没有,太爷爷走近了门房递上了介绍信,报了知府大人的名讳,更是免不得给门房塞了几两银子,门房这才点头进门去通报,不一会儿那门房便回来了,请老爷进府,进府之前更是一番搜身检查,过程有多么的严格自然不在话下。

进了院落,太爷爷被安置在屋中等待,这一等便是一两个时辰,太爷爷坐的屁股都疼了,这才有小厮过来传唤说中堂大人召见,太爷爷此时那叫一个诚惶诚恐,进了那飘着紫檀香的书房里,那个一头花白辫子的老人目光如炬淡淡的扫了太爷爷一眼,太爷爷立马跪在了地上以头伏地浑身颤抖,他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求大人救救犬子。”

灯光昏暗无比,中堂大人眼皮耸拉着,他淡淡的扫了一眼那个自己门生写的信,又扫了一眼地上跪着的人,道:“你曾捐了万两白银用于军饷,倒有爱国之心,如今战事吃紧,再捐十万两,刑部那便我自会打上招呼,那孩子死了就算了,不株连家人。”

   “大人!”太爷爷抬起头道,他来求的,可不仅仅是这样一个结果。

“累了。”那大人轻轻的说道。

那在门前候着的小厮立马进门,架起太爷爷就往外面托了过去,太爷爷挣扎呼救道:“大人,我有一家传宝玉,特意来献于大人!”

那老人咳嗽了一声,小厮立马放下了太爷爷,太爷爷跪着往前走去,双手呈上那块看起来普通的古玉,小厮接了过去送到了中堂大人手里,为了怕中堂当人看不出古玉的端倪,太爷爷赶紧解释道:“这块玉,是祖上从一个得道高人手里所得,一直珍藏家中虔心供奉! 大人,我这便画上一张符。。”

还没等太爷爷说完,那古玉便被丢了回来,那老人道:“东西不错,拿回去供着,保你家宅平安。”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了,东西不错,但是这玩意儿还入不得我的眼。

这也难怪,当时民间有句谚语,穷了朝廷,富了中堂, 哪怕这东西是有妙处,可是中堂大人怎么能看的上呢?

太爷爷浑身的力气仿若被抽空一般,被那小厮请出了中堂府。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