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棠和林海龙两个并没有直接去张记小吃,而是去了张记斜对面一个小馆子,选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点了吃的,就坐着观察着对面。
没多一会儿,舅甥二人就看到一个带着草帽子的人,拎着一个箩筐去了张记。
在张记的门口,那人摘下了草帽。
果然是王家老二王建民。
“这王家真是够不要脸的!”林海龙气愤的说道。
虽然在昨天,他们已经知道了,王家人在西海村收螃蟹卖。
但是,眼下亲眼看到了王建民撬了林秋棠的客户,林海龙还是忍不住的生气。
林秋棠笑着说道:“老舅,跟王家人没必要生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得。反正,我不会让他们的生意做长久的。”
要是别人抢了她的生意,林秋棠不会做什么。
毕竟,市场是需要竞争的,这个道理她不是不懂。
要是有本事,就会赢,没本事就会输,这个心理准备她也是有的。
可是,王家可不是良性的竞争,是存了心思要抢她的客户,撬她的墙角!
还为了抢林秋棠的生意,恶意的压低螃蟹的价格。
林秋棠活了两辈子,做了两辈子的生意,最恨的就是利用降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价格做恶性竞争的对手了。
这种事儿,完全是损人不利己的。
要是之前,林秋棠不会这么做。
可是,这个事儿王家人开始的,她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
又过了十分钟之后,林秋棠对林海龙说:“老舅,你现在拿着螃蟹去张记小吃,打听一下王建民给的价格是多少,不管王建民给多少钱,你比他低两毛就行,跟那张老板谈谈,把这个生意给抢过来。”
这么做林秋棠当然是不赚多少钱的。
六毛钱一斤收的螃蟹,要是不卖上一块钱一斤,那这一趟就算是白跑了。
不过,她现在不在乎成本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对付王建民。
林海龙拎着螃蟹就去了张记。
今天,除了送给东河饭店的六十斤螃蟹,林秋棠和林海龙另外就只拿了十五斤的螃蟹。
林秋棠拿来的这十五斤螃蟹,也就是让张记看看样子,跟张老板谈生意。
她不出面,让林海龙出面,就是不让张记怀疑,这事儿跟她有什么瓜葛。
林海龙办事儿说话都是很机灵的,没多一会儿,就跟张老板谈好了,这才拎着螃蟹回来。
林秋棠注意到,林海龙网兜里的螃蟹少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半多。
“王建民卖给他是一块钱一斤,听说我卖八毛钱,那个老板就有点后悔了,大概是觉得咱们这个螃蟹便宜,舍不得错过,就要了八斤。”
“长期送货的事儿谈好了吗?”
“谈好了,他让咱们后天给他送五十斤。”林海龙说道。
林秋棠算了一下,收五十斤的螃蟹,八毛钱一斤,毛利差不多是十块钱。
这跟之前是没法比的,不过,就算是跟王家打价格战,她也不用赔钱进去,倒也还可以。
林秋棠之所以这次要跟王家打这个价格战,最重要的一个愿意就是,她以后不打算做这个生意了。
所以,走之前,她也不介意把这儿的水给搅浑的。
林秋棠把剩下的螃蟹,让店家帮忙蒸了,给了五毛钱的加工费。
然后,又跟林海龙分头行动了。
林海龙去医院拆线,林秋棠本来是想陪着他的。
不过被林海龙拒绝了:“老舅多大的人了?也不是小孩子,这点小事儿不用你陪着。你赶紧去忙吧,等会儿咱们在火车站集合。”
林秋棠觉得这样也不错,效率高,她也着急早点回县城去卖布料。
因为张记的生意没有了,林秋棠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天多拿几匹布回去,要是回去晚了,只怕卖不完。
林秋棠去了纺织厂之后,第一件事儿先把刚刚加工好的大螃蟹,送给了吴大爷。
昨天要不是吴大爷提醒她,李分田来纺织厂打探她消息的事儿,林秋棠也不会知道王家人在背后捣鬼。
吴大爷的人情,她当然不会不还的。
吴大爷没想到林秋棠还会给他螃蟹,很是高兴,也再三跟她保证了,以后会拦住李分田,不让她进厂子的。
送礼的力量可不容小窥,活了两辈子的林秋棠比谁都懂这个道理。
所以,送给吴大爷这点东西,她一点也不心疼。
送礼送在了刀刃上,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李分田想要抢林秋棠的生意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她没有林秋棠跟温雯的关系。
林秋棠之所以这么放着她,就怕李分田进了厂子去闹事儿。
得不到的就给毁掉,李分田抢不到林秋棠的卖布料的生意,难免会心生嫉妒,把这个事儿给搅黄了。
按照王家人的尿性,林秋棠相信他们是能做出这种恶心事儿的。
现在,有着吴大爷的帮忙,李分田想进厂子都不行了,干别的坏事儿就更加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能性了。
林秋棠卖布料的生意,目前看还是很安全的。
卖布料的生意是很好的,林秋棠目前还不想放弃。
当然了,这个生意对她来说,也是临时的。
等到她去了粤州城,找到了新的生意门路,卖布料的生意,她也不会去做了。
不过,林秋棠就算自己不做了,这个生意她也不会轻易的丢掉,给家人或者是给别人,都是很好的。
所以,她才会这么用心的维护着。
而不是像对待螃蟹生意那样,毁掉也无所谓的。
林秋棠拿了布料之后,就跟林海龙在火车站汇合,一起回县城去。
卖完布料回到了林家,林海峰就把从西海村收来的螃蟹拿给他们看。
今天林海龙陪着林秋棠去省城,所以,收螃蟹的事儿,是林海峰去的。
“六毛钱一斤,一共收了三十斤,西海村的人刚知道卖螃蟹的事儿,所以,蟹笼子没有咱们村多。”
“大舅,你明天去收二十斤就行,剩下的咱们就还在北海村收。”
林秋棠为了对付王家,也做了两手的准备。
第一手准备,就是跟张记谈好价格,压低卖货价,不用太多,比王建民的价格低两毛就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