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武装分裂奥斯曼土耳其 2(1/5)

金陵会议之后,马万年率领奥斯曼土耳其抵抗组织的成员迅速飞往康斯坦萨。

袁崇焕与马万年交接了工作之后,奉命留在康斯坦萨,帮助马万年平稳过渡。

在这期间,奥吉尔返回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召集地下抵抗组织。而阿尔巴尼亚抵抗组织领导人哈利尔则从山鹰之国来到了康斯坦萨,向袁崇焕和马万年汇报袭击伊斯坦布尔的设想。

自从1385年奥斯曼帝国入侵阿尔巴尼亚,当地人民的反抗一直不断。出生于牧羊人家庭的哈利尔,自幼崇拜民族英雄斯坎佩德。成年之后,哈利尔加入了华夏帝国地中海舰队的基地守卫部队,先后在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发罗拉、萨兰达和深津四个海港服役。奥斯曼土耳其驻阿尔巴尼亚总督一度发起驱赶华夏军队的战役,但是很可惜,每一次战役都被华夏军队打的满地找牙。华夏军队的实力,让哈利尔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在华夏帝国十年,哈利尔在都拉斯港登上了通往华夏帝国的客船,去昆明步兵学校学习特种作战。

四年的毕业生涯转瞬即逝,哈利尔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阿尔巴尼亚,迅速组织了一支由手工业者,平民、小商人、土匪、*****组成的阿尔巴尼亚解放军,人数不多,包括后勤辅助人员,总共不过8000多,但却是阿尔巴尼亚境内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

周垣签发了支持阿尔巴尼亚人民独立运动的命令后,地中海舰队以及丹吉尔海军基地向哈利尔提供了8000套装备和武器,其中包括100门迫击炮,两艘轻型护卫舰,自动步枪3千支,燧发枪5000支,加特林机枪20挺。而哈利尔将他们从地主和贵族那里缴获的古董以及艺术品、战俘,贵重金属用来抵偿军费开支。当然,他们还会兼职做海盗,偷袭奥斯曼土耳其的军舰和商船。

在黑海舰队的巡洋舰上,哈利尔还见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禁卫军的首领茨尔文科夫斯基。袁崇焕介绍双方认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推翻奥斯曼苏丹的统治。”

哈利尔非常吃惊,他想不出禁卫军首领为什么要这么做?茨尔文科夫斯基摸着翘起的大胡子,“中国有句话,叫做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解决了奥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苏丹以及那些王公大臣,你们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94章 武装分裂奥斯曼土耳其 2(2/5)

到财宝,而我将获得荣誉和地位。”奥斯曼近卫军以衣服华丽白色帽子和大八字胡而闻名。

宫廷禁卫军又叫耶尼切里军团耳其新军、土耳其禁卫军或苏丹亲兵,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常备军队与苏丹侍卫的总称。这支军队,首先是奥斯曼苏丹的奴隶,其次就是军队的中坚力量,当然,他们还是奥斯曼苏丹的宫廷侍卫,消防队员、警务人员以及刽子手。

奥斯曼苏丹宫廷禁卫军出生于巴尔干人的斯拉夫人家庭,包括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波斯尼亚人后来包括罗马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南俄罗斯人、波兰人与亚美尼亚人。从童年时代起,这些7到10岁的儿童,从他们的基督教村落里,被奥斯曼苏丹选拔到军队当中,接受洗脑教育,为期十年,大致相当于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在这期间,他们被塑化成型,改信回教和学习奥斯曼土耳其语,并接受军事训练,定期接受审查。这些人对奥斯曼苏丹的忠诚,比奥斯曼土耳其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致相当于某些人留学到美国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虽然皮肤是黄色的,但他们的内心却完全停留在西方世界。说什么是美籍华裔,纯属扯淡。而奥斯曼苏丹对这些士兵也是非常优厚的,他会根据这些士兵的才能,安排不同的职位,有的会被任命为总督,甚至帝国首相。三分之二的奥斯曼帝国大宰相来自这些基督教奴隶们。正是这些锦绣前程吸引着亲兵战士们前仆后继地战斗到最后一刻。

因为忠诚并且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奥斯曼近卫军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作战非常勇敢,而且总是打胜仗。以至于到了后来,如果奥斯曼苏丹没有公平禁卫军的支持,很难能够即位,即使能够登基成功,也不会政权稳固。

在15世纪到16世纪,使用火枪,火炮作为主要武器的奥斯曼近卫军成为整个欧洲的步兵模范,欧洲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抵敌。

奥斯曼近卫军在初期的时候只有几千人,但是苏莱曼一世在他的统治后期却将人数扩展到3万人。如同中国另一个时空的八旗军一样,奥斯曼近卫军开始军纪废弛,战斗力下降,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利益集团,并成为国家财政严重负担。

为了保持全天候监督,以及培养纪律性,奥斯曼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94章 武装分裂奥斯曼土耳其 2(3/5)

廷侍卫在服役期间不许结婚。但是,苏莱曼一世放宽了政策,而在塞利姆二世时代,宫廷禁卫军结婚几乎成为定制,而且他们的职位传子,纪律败坏。穆拉德三世时代则允许什么人都可以参军,至此,这个政治利益集团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开始演变成帝位左右者,就像千年前罗马禁卫军一样。

奥斯曼近卫军蜕变为宫廷阴谋的工具之后,他们的营房也变成宫廷骚乱和叛乱的根源。就在若干年前,这些禁卫军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现在,他们又准备废除碍眼的穆罕默德四世。

奥斯曼禁卫军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们主子的罪恶行为,没有了靠远距离和神秘感产生的敬畏,自身具有的权力意识培养了他们的骄横,君王的生死、政务院的权威、公众的财富、帝国的安危实际全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现在,为何奥斯曼苏丹任命都必须通过他们同意?而且帝国的首相、将军,地方官的任命权也被他们篡夺。现在,他们要更进一步,亲自来夺权来了。

而他们的夺权行动,与华夏帝国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准确的说,奥斯曼的禁卫军将军们更乐意之极的奥斯曼土耳其,然后在每个地方当他们的土皇帝。

康斯坦莎会议之后,马万年亲自率领两个师的部队分别从陆路和海路攻向伊斯坦布尔,趁机对托普卡帕宫来一个大扫荡,而哈利尔带领了6000多名战士,秘密潜入伊斯坦布尔市区,联合对奥斯曼苏丹不满的禁卫军、以及普通民众和下层官吏,借助伊斯坦布尔居民对奥斯曼苏丹的不满情绪,制造动乱和武装暴动。对事先侦查好,对付帕夏、贵族、王公、大臣,进行抢劫。所获取的资金,将用于阿尔巴尼亚新政府的建设。双方部队都无意占领伊斯坦布尔。

但是,要占领奥斯曼土耳其托普卡帕宫而且不损坏珍贵的文物,并不容易。

因为整个皇宫占地70万平方米,周围有五公里长的宫墙,整个宫殿有七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洋。皇宫里面居住着二万多人,宫廷禁卫军5000人,各种负责杂役的太监6000多,宫女4000多人,除此之外,就是奥斯曼苏丹的嫔妃和王子。

被列在保护名录上的建筑有:1472年建筑的彩石砖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94章 武装分裂奥斯曼土耳其 2(4/5)

谒见厅、保留着先知穆罕默德圣物的圣堂,为纪念1638年攻下巴格达而建的精致的巴格达亭等。托普卡帕宫还有金库,瓷器馆、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刺绣馆、武器馆、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而这些地点,全部属于被保护之列。袁崇焕禁止对这些地方使用重武器。

为了完美的占领伊斯坦布尔,周垣命令袁崇焕亲自指挥黑海舰队和,停泊在伊斯坦布尔港口之外,除此之外,帝国远洋公司还派遣了一只超大型的运输队,当然是为了搬运文物和珍贵的珠宝。

一周之后,伊斯坦布尔艾特。美丹广场

哈利尔在长袍下揣着一支汉中自动步枪,嘴里叼着烟,眼睛闪着冷冷的光辉.在他的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抵抗部队战士在走动。尽管他们伪装成小贩,或者小官吏,但明眼人就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散发的萧杀之气。

更远处的黑海海面上,华夏帝国黑海舰队已经集结完毕,美其名曰例行演习,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一旦战斗打响,将有华夏帝国黑海舰队的特战旅从海上登陆,而康斯坦萨军事基地空降团则从空中进行攻击。

暮色降临,伊斯坦布尔笼罩在胶洁的月光下。哈利尔向天空发射了信号弹。早已准备好的起义战士们开始点燃了导火索,爆炸声在伊斯坦布尔富人区响起。参加武装暴动的人们纷纷拥向广场,很快聚集了接近五万多人的队伍。哈利尔发布了作战的命令,各个部队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向城里的富人区杀去。

与此同时,早已心急火燎的禁卫军在茨尔文科夫斯基的率领之下,逮捕了奥斯曼苏丹以及王宫里大臣,处死了4000多名持不同政见者。随后,茨尔文科夫斯基发布命令,“向黑海海面上以及广场上发射信号弹,从海上和陆上打开了宫门,放起义部队以及华夏帝国的特战旅进入。”

哈利尔等人在武装部队的护卫之下,成战斗队形,沿着麦斯大道进入托普卡帕宫前,用手榴弹将帝王之门两侧的岗亭炸飞。嘹望亭上的太监们呼喊奔走,立刻被战士们用迫击炮轰上天。通过帝王之门后便是皇宫第一庭院。这里是王公大臣、贵族、宾客们进入皇宫深处的必经之地。

在大门两侧,分别设置了壁龛,上面长年累月不断展示刚被处死的罪犯首级。这些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94章 武装分裂奥斯曼土耳其 2(5/5)

谓的罪犯,既有各地的起义者,也有被奥斯曼苏丹莫名处置的人。

第一庭院向所有的苏丹臣民开放,其中总是充斥着无以名状的人群,因为种种的不幸,他们纷纷在此鸣冤叫屈,焦躁不安的团团围住几个亭台,渴盼着疲倦不堪的书记员记录下他们的冤屈。巍然耸立的“儆戒石”,上面置放着被喜怒无常的奥斯曼苏丹处理的王公大臣的首级,高级官员的首级中塞满棉花;低级官员的首级填满稻草。为了警告他手下的官员,奥斯曼苏丹会在中门边警示:成堆被割下的鼻子、耳朵和舌头。

极度崇尚暴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在第一庭院修建了刽子手之泉”,以方便首席刽子手及其助手在将死刑犯斩首之后在这里洗手。

低级官员和普通罪犯大部分都要砍头,剁手割耳朵,只有皇室成员及其最高等级的官员才能享受丝帕勒毙的待遇。

刽子手喷泉是奥斯曼苏丹对臣民生杀予夺的可怕威权的象征,令人深恶痛绝有心生畏惧。早在一百多年前,“冷酷者”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当政短短的八年里,死在他手里的帝国首相就多达七个,而被他处死的则高达3万多人。

那时候,整个奥斯曼宫廷都处在腥风血雨之中,帝国首相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所以在每天上朝前,他们都是先写好遗嘱,如果能够活着回来,则全家都要庆祝一番。在土耳其有一个最常用的诅咒是,“愿你成为苏丹塞利姆的维齐儿!”

因为要处死的死刑判决过多,而专业刽子手不够用,奥斯曼苏丹便命令宫廷禁卫军首领负责执行死刑。让人感到奇葩的是,奥斯曼苏丹的宫廷禁卫军除了管理苏丹众多的花园之外,还负责海关、稽查和抓捕犯人,密探,大致相当于明朝政府的锦衣卫,可谓是位高权重。

这些头戴传统红色无檐帽、身着马裤和尽显胸肌的低开衬衣的禁卫军侍卫们列队踏步而来时,通常让人心惊胆寒,他们所到之处,死神会随时降临。高等级的官员瑟瑟发抖,伏在地上等待被用丝勒死,而低级的官员或者罪犯被打断脊梁,等待被砍去脑袋,而奥斯曼苏丹厌恶的女人,无论她多么貌美如花,都要被缝入放置了石头的麻布袋里,然后沉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至于割鼻子,割耳朵,割舌头的刑法,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