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沿途有迪化,吐鲁番、哈密等大型的交通枢纽,与四通八达的小铁路,构成天山省铁路交通网。
在华夏军进入天山省之前,吐鲁番、哈密一直控制在地方割据势力叶尔羌汗国统治者阿不杜拉手里。豪格率领华夏军进入天山省,哈密首先臣服。
阿不杜拉被他的两个儿子谋杀之后,长子尧勒瓦斯继承汗位。尧勒瓦斯欲反华自立,与手下各头目商议:“甫免为汉人役使,今若投诚,又当纳贡。不若自长一方,种地守城,足为捍御。”
次子司马依却不愿意与华夏军为敌。但是尧勒瓦斯固执己见,兄弟二人开始出现不和。
尧勒瓦斯削减司马依的军费开支。司马依对此表示不满,准备率领军队离开。尧勒瓦斯派兵阻拦,司马依奋力反抗后逃脱!从此,兄弟俩势同水火。尧勒瓦斯作为西域天山南路的总酋长,号召各个部落的酋长,把他的弟弟司马依从喀什噶尔驱逐往甘肃河州。
司马依辗转来到高原省,寻求高原法王的支持。高原法王不敢自专,请示皇帝陛下。
周垣指示高原省总督罗汝才以及法王,支持司马依进兵叶尔羌。
尧勒瓦斯自然不甘屈服,率兵抵抗,双方进入拉锯战。
吐鲁番一带,从此陷入混战之中。但是此刻,豪格正在巩固在迪化的统治,对吐鲁番的混战无力顾及。
尧勒瓦斯对天山南部昆仑省的各地酋长明加笼络,暗夺其权,致使各地的酋长,俱不心服。
乌什、阿克苏的地方酋长,在司马依的策划之下,纷纷举兵抵抗。尧勒瓦斯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击败司马依的势力,各地酋长不得不逃亡至河西走廊。
尧勒瓦斯接收了库车、拜城,控制了喀喇沙尔以南、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大部分地方。野心膨胀到极点的尧勒瓦斯认为
华夏帝国政府在西域的统治已近乎崩溃,遂令人杀死库车城内的华夏帝国政府地方官员,公开举兵反叛。
周垣认为彻底清除塔里木盆地的叛军势力机会已经到了,传谕宋奎,豪格全力擒拿尧勒瓦斯叛军。
五月初,华夏军平叛部队包围库车城。
库车城墙十分坚固,由尧勒瓦斯亲信驻守。
华夏军向城内发射光气炮弹,遇大风效果不好,第二次发射黄磷燃烧弹。城内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上面覆盖茅草。红磷燃烧弹所到之处,皆是熊熊大火。城中叛军,无一活命。
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华夏军围攻库车之时,赛喇木、沙雅尔两地的酋长,向华夏军投降。随后,和阗以及和阗所辖的哈喇哈什(今墨、克勒底雅、齐尔拉、玉陇哈什、塔克全部归降。
至此,仅有喀什噶尔、叶尔羌二城尚在尧勒瓦斯手中。
尧勒瓦斯败退回叶尔羌驻守,坚壁清野,并散布谣言称华夏军队要来杀尽叛乱军队。
宋奎进兵叶尔羌城下,不忍心城中的百姓玉石俱焚,决定设法诱敌出战。但是,尧勒瓦斯已经吓破了胆,固守不出。
宋奎一方面命令华夏军包围叶尔羌,同时命令2个蒙古骑兵师袭击叛军在叶尔羌城南的英额齐盘山的牧场。
蒙古骑兵师由城南渡黑水,斩杀英额齐盘山的叛军家属3万多人,余者西窜。
黑水之战的同时,天山省军区骑兵六师的援军趁夜行军,在黎明时分,将叛军武装的残部包围,仅有少数兵丁逃出。
叶尔羌城内的叛军,向城外的华夏军轮番发动攻击,均被击退。
叛军见华夏军打算长期围困,待他们粮尽时不攻自破。尧勒瓦斯下令节约口粮,实行配给制。
华夏军工兵部队引叶尔羌河上游河水灌入城内,至城内一片汪洋,很多房屋被泡塌。三个月后,尧勒瓦斯军粮耗尽,士兵只得焚煮马鞍、皮革,甚至掠取平民烹食。
尧勒瓦斯见大势已去,从密道潜逃,至喀什噶尔。
尧勒瓦斯经过休整之后,派遣5000名骑兵进攻和阗,阻截额里齐、哈喇哈什之间道路;并诱降当地伯克。
和阗当地驻防华夏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面对强敌,战士们浴血奋战,全部阵亡。
周垣接到消息之后,大为震怒,并组建的沙漠师的两个旅,对占领和阗的叛军发起攻击。尧勒瓦斯叛军克勒底雅头人四德与塔克头人默里善也将诺们伯克、毛拉岳科卜等擒献,和阗平定。
尧勒瓦斯经过一连串的打击,整个陷入了困境。叶尔羌部族人心惊动,尧勒瓦斯将家眷、财物移往赫色勒塔克,自己仅与亲信留在喀什噶尔居住。
华夏军6万多人由乌什南下,进兵喀什噶尔,交通沿线以及重要的关隘,均派兵驻守。
尧勒瓦斯准备逃离,不过临走之前,他命令手下精锐以抗击汉兵为由,向城内居民勒索财物、兵器;并毁坏城内街市、城门,裹挟喀什噶尔及附属各城的贵族、民众西逃。
喀什噶尔居民不愿随行,在途中纷纷逃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逸,多前往附近的伽师县。驻守伽师县的华夏军守备部队,收留逃亡民众,闭城拒守。
尧勒瓦斯叛军一路抢劫。叶尔羌居民的马匹、牲畜被洗劫一空,当地毛拉也被勒索白银四千两。
华夏军一路追击,同时传檄给中亚地区的各个部落酋长,协同搜捕尧勒瓦斯叛军。
尧勒瓦斯向西进入葱岭群山中的巴达克山,遭到当地部落酋长围追堵截。尧勒瓦斯见向西的路不通,只得北上安集延。得知华夏军骑兵部队追紧,于是弃其辎重,令家眷先行。沿途无水草之处,只得以大麦喂马。
豪格率领大军缘山行走,绕峰渡河,由色勒库尔向北前往喀拉湖。两天之后,华夏军的先头部队5000多人,在喀拉湖以北追上尧勒瓦斯叛军的后卫。双方激战一个时辰,叛军伤亡惨重,溃败而去。
尧勒瓦斯叛军拖家带口,逃入穆尔加布区东南的百余里戈壁中。
豪格蒙古骑兵第一师星夜奔驰,赶在尧勒瓦斯叛军之前,夺取南、北阿尔楚尔山,设伏兵六千于阿尔楚尔山谷中。
尧勒瓦斯进入埋伏圈之后,华夏军的工兵部队拉响地雷,进入山谷中的叛军以及家属,多死于非命,鲜血染红了阿尔楚尔河水。尧勒瓦斯欲哭无泪,率领残兵败将,向阿尔楚尔以西的隆库勒逃去,最后在布隆库勒湖东北的伊西洱库尔淖尔湖畔停留下来,并占据东面山峰固守。
豪格与宋奎会师之后,率领军队往湖西堵截叛军的去路,同时命令第一骑兵师往山后阻截。
宋奎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至伊西洱库尔淖尔。
叛军企图用土炮从山上炮击华夏军,以死相拒。
宋奎仰天大笑,“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命令山炮团和迫击炮团,仰攻北路山岭。
尧勒瓦斯叛军遭到炮击之后,立刻溃退,投降者甚众。尧勒瓦斯仓皇之下,夺马而逃,身边只剩下妻子、奴仆三四百人。
华夏军的追剿部队,由伊西洱库尔淖尔向西南行,渡喷赤河,即至巴达克山界。
豪格领兵追击的同时,晓谕当地部落擒拿尧勒瓦斯叛军。
尧勒瓦斯进入巴达克山境内后,立刻遭到当地土著酋长衮都伯克、锡克南伯克的沿途追击,无奈之下,只好一路向南遁去。因为缺少给养,便大肆劫掠村庄。
巴达克山酋长素勒坦沙愤怒之下,出兵数千将叛军围于阿尔浑楚哈岭。
尧勒瓦斯兵败被俘,被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柴扎布。
素勒坦沙使者,向豪格移交尧勒瓦斯首级
平定尧勒瓦斯叛乱是华夏军在天山南麓的重要战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
周垣下令改革天山南北地区各个部落原有的伯克制,禁止伯克世袭,确定大小伯克的品级、员额、俸禄,并实行回避。同时通过“改土归流”,将伯克阶层由世袭贵族转变为帝国的地方官吏。
火车离开吐鲁番,经过丝绸之路的咽喉哈密市,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至酒泉,而后沿着河西走廊,至张掖山丹军马场。
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世界第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面积高达300多万亩。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筹建山丹军马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
山丹军马场培养出的军马,是帝国的骑兵部队最主要的坐骑,蒙古马屈居第二。
火车在在山丹车站,停留一刻钟之后,鸣响汽笛,继续东进,经过武威、古浪峡至兰州,与西北地区铁路网连成一片。
兰州是华夏帝国重要的路网型铁路枢纽之一。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火车从兰州出发,沿着黄河以及湟水谷地西进。沿途可以看到荒漠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和森林、高山草甸、冰川等各种景观类型,白桦林的皎洁、红桦林的炽热、青扦、冷杉林的挺拔、圆柏林的坚韧……以及青翠碧绿的草甸草原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如果是夏季,缓坡地上大面积绽开的油菜花,宛如黄金地毯,让人疑为江南。
青海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八师在谷地平原屯垦开荒。用全省面积的2.2%的土地,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
西宁是兰青铁路的终点站,青藏铁路的起点站,罗汝才入主高原省的时候,西宁是华夏军的重要过渡区和训练基地。
尽管罗汝才人称曹操,足智多谋,背后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华夏军的支持,但是,在最初的几年,罗汝才要想在青藏高原站稳脚跟,绝非易事。
罗汝才不仅要面对割据集团,还要解决地方的宗教势力。1606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与蒙古高原的喀尔喀蒙古因为地盘之争,双方兵戎相见,这场兵燹之祸,给西宁以及青海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后来双方经过调停之后,暂时放弃了武力,但是,无论是和硕特部,还是喀尔喀蒙古,都无不时时刻刻的想吞掉对方。
与此同时,庞大的寺院集团,势力遍及整个青藏高原。出身于高原农奴主辛夏巴家庭族的藏巴汗,却图汗和顿月多吉为了结成反新噶当派同盟,立誓要摧毁消灭新噶当派的寺庙。
新噶当派自然是不愿束手就擒,上层僧侣进行周密计划后,先派心腹从青海绕道去厄鲁特蒙古部和硕特部住牧地,请求勇武而敬奉新噶当派的顾实汗出兵援救,事成之后,回报大大地。和硕特部正被准噶尔部打得满地找牙,接到请求之后,大酋长顾实汗喜出望外,于是便以护法的姿态,率领和硕特部所有的部族20万余人浩浩荡荡的翻越昆仑山,进入了青海。顾实汗奸诈异常,才能谋略丝毫不亚于曹操罗汝才。
从少年开始,顾实汗始终想着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能够叱咤风云,左右政局。即使不能一统亚洲,也要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为了搞到反新噶当派同盟的情报,顾实汗率领亲兵卫队,乔装改扮成朝佛的香客,从天山省途经青海进高原省作实地调查,侦知敌情。在玛沁县的黄河谷地,顾实汗正好遇到却图汗儿子阿尔斯兰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向高原省进发,准备去援助藏巴汗,消灭新噶当派。
顾实汗喜出望外,决定拜访阿尔斯兰并同行相走。一路上,顾实汗企图说服阿尔斯兰不要敌视新噶当派,希望阿尔斯兰改变了态度,背叛他的父亲。
然而他没有料到,华夏军的侦察部队中的蒙古战士,发现顾实汗与阿尔斯兰勾结的情况之后,立刻将情报报告给罗汝才。
却图汗从罗汝才口中,听到顾实汗挖自己的墙角,恼怒不已,立刻率领的蒙古骑兵长途奔袭,在唐古拉山口,追上顾实汗和阿尔斯兰。
阿尔斯兰针对父亲的责问,百般抵赖。
顾实汗和他的卫队乘机逃脱。却图汗派兵追击未果,遂命部将处死阿尔斯兰,以儆效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