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战河南 (5)(1/5)

在北线,朱由检因为户部尚书侯恂是河南商丘人,故任命侯恂为户部尚书、总督保定等七镇军务,督援剿诸军以救开封。

保定总督杨文岳接到命令后,率领5万大军和山西总兵曹文诏一万名骑兵在延津县会师。

曹文诏将锦州保卫战中,华夏军事用马特林机枪扫射后金军队的事情给杨文岳说了一遍,“杨总督,这次会战,对我军来说恐怕是凶多吉少。”

杨文岳忧心忡忡的说道,“我的一个族弟,从辽东前线归来不久,他也亲身经历了辽东保卫战。后金军队被打的那个惨,简直无法形容。马特林机枪的子弹,打的人身上,就是碗口大的一个窟窿,根本无法救治。除此之外,我还听说,华夏应有一种叫地狱火的黄磷燃烧弹,那种火,水是根本铺不灭,只要是沾在皮肤之上,就能够烧到骨头里面去,人和马都是活活的被烧死。”

曹文诏问,“杨总督,你说华夏军会不会用这种炮弹对付我们?”

杨文岳说道,“这个可不好说。即使人家不是用地狱火,他们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可以从数里之外对我们进行远程打击,根本不给你冲杀的机会。等咱们的军队靠近了,华夏军会使用排枪对我们射击,也保不定,这次他们会是马特林机枪。”

二人各怀心思,都希望对方为自己顶雷。

曹文诏率领的一万多名骑兵,也算得上明朝军队精锐,但是老曹心里没底儿。

华夏军的武器犀利,他有着亲身的体会。

为了筹措军饷,曹文诏曾经让自己的手下扮作农民军和土匪,攻占、抢劫了几座县城和地主庄园。

缴获的粮草总算让兄弟们不再挨饿。至于那20多万两金银珠宝,其中的10万两存入帝国银行,兑换成20万华夏币的不记名汇票,以待不时之需。6万两给自己的亲兵卫队和兄弟们发军饷,剩下的4万两白银,从华夏朝那里购买了500多只三零式步枪和子弹,两枚山毛榉步兵炮。

华夏朝的武器确实好,兄弟们用惯了三零式步枪,就不再喜欢用鸟铳和三眼铳。三零式步枪射程远、精度高,使用纸壳子弹,射击速度快。

在山西剿匪那会儿,使用三零式步枪的500名骑兵,愣是把5000名流寇,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不过,曹文诏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对付的是小股的流寇。像张献忠、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等大流寇,与其是说是让朝廷大军赶走的,还不如说是他们自己主动跑的。

流寇如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73章 战河南 (5)(2/5)

虫一样,将一个地方吃光抹净之后,就要去下一个地方。

张献忠的武器,其实并不比自己差。他们之所以跑,一是抢劫地方已经没有油水,他们要去下一个地方,二是因为,他们的主力部队根本不愿意与自己死磕。

朝廷大军剿灭的所谓流寇,不过都是被裹挟的男女老幼普通老百姓。

杀良冒功,在朝廷的军队当中司空见惯。

这次救援开封,朝廷拨付的银子是杯水车薪,老曹的部队也是一路抢过来的。

保定总督杨文岳手下的兵马,走一路抢一路杀一路,比起那些流寇还要狠、还要黑。

正应了那句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那些流寇至少不杀普通的老百姓,而杨文岳手下的士兵,为了捞取军功,屠村的事儿也没少干。

曹文诏有时候觉得明朝军队连贼都不如。

两天之后。

兵部右侍郎、山东巡抚朱大典的5000骑兵、25000多名步兵,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牵着抢来的牛羊,如同逃难的流民,赶到盐津东南封丘县。

曹文诏见到朱大典后,当时就乐了,原来山东兵也是一路抢过来的。

朱大典拜见侯恂,告诉他,这次带来的兵马比原定东少了一万。

侯恂责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朱大典担心华夏朝驻胶州的部队从背后袭击济南,命令亲信刘良佐陈兵青州一带。

不过朱大典他自己也很清楚,如果华夏军队从胶州半岛执意西进,刘良佐无论如何是挡不住的。

所以他只能希望华夏军队不捅他的屁股。

侯恂召集杨文岳、朱大典、曹文诏等人在盐津召开军前会议,但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领两万兵马却始终不见影子。

曹文诏不满的说道,“刘泽清离得最近,却是最后一个来,真是岂有此理。”

“刘泽清这是在观望。”杨文岳说道,“此人首鼠两端,反复无常,根本靠不住。”

“侯大人,刘泽清恐怕不会来了。”朱大典看着满面怒容的侯恂说道,“此人是一个土霸王、土军阀,也是一条土狗,他始终是牢牢守住乡土的地盘,只在山东及其邻近地区作战。对于朝廷的调令,他总是阳奉阴违,或擅离,或拒赴,或托病。经常号称,“龙不离于渊。”依靠地缘的和血缘关系,固守乡土,保存实力。”

“还特么龙不离渊,他以为他是谁?”侯恂冷冷的笑道,“刘泽清就是小人一个。他心里很清楚,给开封解围绝对是一场大硬仗,他怎么可能自投罗网呢?虽然朝廷不能拿他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73章 战河南 (5)(3/5)

但是华夏军东那一关,他铁定是过不去。曹州距离开封不过是几百里的路程,如果朝廷大军出师不利,曹州岂能幸免?”

一直默不作声的监军太监李公公哼了一声站起身,“我现在就带一支人马去曹州敦促刘泽清出兵,如果他敢阳奉阴违,我立刻将其斩于军前。”说吧,也不看众人转身离去。

曹文诏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贪生怕死,还没有开打,这个死太监就开始逃了。”

朱大典心中一声叹息,“既然大家都不看好这场战争,那还打个屁。”

华夏军开封战役指挥部

李岩下令新组建的第13军封锁开封城,严禁任何人进出,“如果明朝军队出城,就将他们给轰回去。”

同时命令,“第12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一左一右,呈钳形攻势,向延津县、封丘县明朝援军发动攻击。第12集团军从西线攻击杨文岳、曹文诏部,第51集团军主力攻击朱大典部。”

张一川问道,“如果明军向开州、曹州溃退怎么办?”

李岩笑道,“皇帝陛下已经密令山东部队西进,兵临曹州,堵住了明军撤退道路。”

管铭点头,“明军这一次是插翅难飞。”

开封东北方向,曹州城上空战云密布。

华夏军第七军在副军长杜刚的带领下,避开刘良佐的军队,从登莱地区出发,经过沂水县、费县,藤县,鱼台县,兵临鲁西南。截断明军退路的同时,顺便歼灭山东军阀刘泽清。

25日,开封战役打响。

在西线,第12集团军到达作战位置。

火箭炮部队首先发威。

3000多发火箭弹在半个时辰之内,全部砸向了曹文诏、杨文岳的明朝军队。

面对突如其来的炮火,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也只有哭的份。

明朝军队虽然有弗朗机大炮和红衣大炮,但是无论是射程还是爆炸力,都无法和卡秋莎火箭炮相比。再说了,华夏军是远程打击,明军的炮兵根本见不着人家的面儿,就被消灭殆尽。

炮击过后,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仗没法打了。”尽管有督战队的后面,很多明军士兵开始想方设法的逃跑。

杨文岳、曹文诏好不容易稳住阵脚,收拢士兵,人马已经这群1/4。

“曹大人,我给你交个底儿,咱们有必要学一学刘泽清,保存一下实力。”杨文岳看着士气萎靡的部队,“打完这一仗,我不准备回去了。”

“杨总督,我同意保存实力,但我却不得不回山西。”曹文诏苦笑道,“我的家眷还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73章 战河南 (5)(4/5)

那里。”

“那我们各自保重吧。”杨文岳冲曹文诏一抱拳,打马回到自己的部队。

明军士兵排起队伍,开始冲锋。

杨文岳站在高台之上,从单筒望远镜里看着几十辆乌黑发亮的铁乌龟模样的家伙,正迅速的朝自己阵地开来。那个铁乌龟上面,华夏军士兵或蹲或坐或站。“尼玛,这是什么东东?”

第12集团军第一装甲师在第121步兵师的配合下,从西线首先发动攻击。

师长马世军坐在装甲车里,车顶上红旗飘飘,“铁军第一师。”

60辆装甲车一字排开,远远望去,如同60头嗜血的怪兽,随时准备吞噬猎物。

这是一种简陋而且原始的装甲车。

华夏朝工业部研制出汽油机之后,按照周垣给的图纸,生产世界上第一辆大众牌小汽车、第一辆载重卡车。

第一辆悍马1633型装甲车,不过是在载重卡车的基础上,在车顶上和四周加装了薄钢板。

马特林机枪是装甲车的主要武器,除此之外,车厢的四周,有射击孔。战士们可以借助射击孔对外射击。

整个装甲车不过是一个简陋的移动堡垒,

但是在这个时代,1633型装甲车已经是逆天的存在。

装甲车冒着淡蓝色的烟雾向前推进,距离明军队伍还有300步,121步兵师战士纷纷下车,手持三一式卡宾枪盯在后面。

这种战术配合,相当于后世的坦克步兵协同作战。

杨文岳从单筒望远镜中看到了奇形怪状的装甲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下了土台子,翻身上马,秘密通知自己的亲兵卫队,随时准备撤退。“这5000名骑兵是咱们安身立命的老本,绝对不能折了进去。”

双方军队越来越近,开始冲锋。

马世军通过旗语发出攻击的命令,

装甲车上马特林机枪发出怒吼,子弹像瓢泼一样打了过去。

正在冲击的明军士兵,像秋天收割的稻草,纷纷倒地,

明朝军队密集的阵型,成了活靶子。鲜血流淌开,如同欢快的小河,殷虹一片。

没有被机枪扫到的明军士兵,也没有逃脱厄运。

跟着装甲车后面的华夏军战士,举枪瞄准射击。

杨文岳见大事不妙,拨转马头,带领亲兵卫队迅速逃跑。“

曹文诏和杨文岳分手之后,耍了一个大滑头。

第一装甲师一出动,曹文诏和他的部队已经收拾好行装迅速的向西撤离,沿着一道山梁,逃之夭夭。只要能够保存实力,就有向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

主帅已经逃跑,明军士兵迅速溃散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73章 战河南 (5)(5/5)

,或者干脆缴械投降。

在东线,朱大典率领的山东兵因为粮草问题发生了混战。

15000名青州兵阵前起义,“老子不给朱由检卖命了。”带着武器装备,成建制的向华夏军第51集团军投降。

朱大典听到汇报后,不气反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曹文诏、杨文岳溃败的消息,很快也被朱大典的部下知晓。

将士们均无战意,“这不是在打仗,纯粹是在送死。”

朱大典带着将士们去拜望坐镇封丘县城的最高长官侯恂,不想却扑了一个空。仔细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

侯恂早已经离开,具体去哪里?只有天知道。

朱大典看看手下的军官,“诸位有何打算?”

众人齐声说道,“我们愿意与总督大人同呼吸共命运。”

朱大典笑道,“那我们就与华夏朝再接触一下。”

河南省长李风仙亲自来到开封,参与和明军的谈判。

经过协商,朱大典带领一万兵马返回济南,确保济南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动乱。

其余的明军将士接受改编,分别编入第13军和华夏铁道部铁道兵团、河南农垦生产建设兵团。

朱大典急于赶回济南。

管銘拦住,“朱大人,我华夏军第七军正在曹州围歼刘泽清部。为避免误解,请再耽搁几日。”

朱大典这才明白,华夏军利用开封围点打援,把明军的各路部队包括退路已经算得死死的。

曹州城

华夏军在城内官员、乡绅的配合下,于夜间入城。

刘泽清和他的幕僚、亲信军官、家人正在豪华府邸,寻欢作乐。

华夏军包围刘府后,杜刚下令投掷辣椒炸弹,“将刘家人全部熏出来,一个个的解决。”

30多枚炸弹连续爆炸,刘府之内浓烟四起,

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各个院落,刘泽清等被熏得难以忍受,纷纷弃屋出逃,抱头鼠窜。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战斗。

杜刚看着灰头灰脸的刘泽清,问曹州知府赵成章,“这就是那个喜欢喝人脑吃人心肝的刘泽清?”

赵成章脸色阴沉,“正是这个恶魔。”

杜刚踢了刘泽清一脚,命人带下去,“穿了琵琶骨,押入死囚牢。”

赵成章问道,“杜将军,刘泽清的亲兵卫队全部被捉拿归案,请问如何处置?”

杜刚问道,“赵大人有什么高见?”

赵成章眼中闪过一只狠厉,“这些人大多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和暴徒。”

“那就把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杜刚笑道,“记住,在审判刘泽清之前,一定不要让他们死。”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