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没有开口,没看成好戏的柔嘉心中失望。
“你能不能别这么幼稚。”睿婕扭过头,将她的失望看在眼里。
说不上畅快,只是觉得柔嘉这些小把戏未免太过幼稚,就算景帝让自己换座位,自己顶多被嘲讽比不过甘霖,又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幼稚吗?”柔嘉不觉得,只要睿婕不痛快,她就痛快。
“本公主就是看你不顺眼,故意使绊子。”
面对柔嘉这不要脸的行为,睿婕又不想和她理论这些,她干脆转过头不理柔嘉。
以为睿婕被自己气到的柔嘉,心情又好起来欣赏歌舞。
甘霖时不时看向唐昭,发现他视线一直停留在睿婕身上,目光越发阴沉。
歌舞完毕后,就到了各个公子小姐表演的时候。
年宴上除了请臣子来相聚,还有人家相看的一层意思,要是好运气遇到景帝高兴,指不定就动手赐婚,对两家都是天大的好事。
先上场的是左相的女儿阮文娟,她向来有才女的美名,今晚特地好好打扮了一番,看起来越发恬静优雅,她做了一首贺新春的四言诗句。
听的景帝都开口赞赏了两句,连古板的程太傅都拍手叫好,更别说左相一脉的官员跟风吹捧。
阮文娟落落大方的接受众人的称赞,嘴上虽说着谦虚的话,但眼底的得意是怎么也藏不住。
都说抛砖引玉,阮文娟一开头就把难度提高,这让好几个与她相同作诗的女子不敢上去,心中对她气的牙痒痒。
“睿婕皇姐在外看惯了山光河色,刚刚与各位小姐侃侃而谈,一定能写出不少诗句,不如给皇妹露两手。”甘霖笑意盈盈的开口,声音略大,让安静的大殿都听到了。
柔嘉原本还以为甘霖不招惹睿婕,想不到在这里酝酿着。
“就是就是,阮姑娘这种深闺女子都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皇姐见识比我们广,想来写的诗句更加好才是。”柔嘉也在一旁开口,和甘霖两人把狼狈为奸这个成语演绎的生动形象。
太后看了三人一眼,眼神略有责怪。
“你们皇姐在外行医,想来生活也不易,有时间都去读医书救人了。”
“你们说让睿婕来,你们两人怎么不来一首。”
甘霖和柔嘉两人属意吟诗不如做对的人,不然也不会被京都才女团鄙视。
“皇祖母偏心。”两人不情愿的低下头。
“皇祖母,既然两位皇妹都这么说了,那睿婕就献丑来一首。”
从睿婕的角度,刚好可以看见两人滴溜溜转动眼珠,似乎又在打别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了让两人不再折腾闹事,睿婕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事震慑一下两人。
“睿婕不懂诗句,便作一首四季歌吧!”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好,此歌里包含四季所对应的二十余味药材,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味十足。”率先开口的御医院的院首,他表情欣赏,语气里满是赞叹。
“不错不错。”程太傅也开口称赞。“没想到睿婕公主文采这般好,将所学知识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串读。”
“各位大人太过夸奖了。”收获一众赞赏的睿婕,神色不变的坐回位置。
“睿婕公主太过谦虚了,这诗歌可比阮小姐的有意思多了。”阮文娟身边一个橙色衣裙的女子开口道,正是右相的女儿叫欧阳薇。
她五官略显锋利,打扮干练,眉目间流露出一抹英气。
“都说抛砖引玉,阮小姐这砖抛了这么些年,总算引出一块美玉来了。”
听到欧阳薇贬低自己的诗,阮文娟笑容一僵,脸色有些不好看。“欧阳小姐喜动,最爱舞刀弄枪,我这娴静文雅的诗自然是打动不了你。”
“不知欧阳小姐准备了什么节目,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左相和右相一向不和,两家子女也是争锋相对,欧阳薇很看不起阮文娟一副才女作派,可她又不善诗歌,次次都让阮文娟压一头。
如今见她气焰被睿婕压住,高兴的出声贬低阮文娟。
阮文娟就讽刺欧阳薇一个女儿家天天舞刀弄枪,没有大家闺秀的娴静。
两人眼神交汇,虽然都在笑,但周身的气势,似乎立马就能迸射出火花来。
“我只是学不来阮小姐的作派。”欧阳薇起身朝景帝等人行礼。
“今日年宴,臣女特地学了一支剑舞,还请圣上允许臣女下去换身衣裳。”
“准了。”景帝当然答应,没事看这些小姑娘互相掐尖碾压,不失为一大乐趣。
柔嘉两人神色不好看,没把睿婕羞辱到,反而让她出了一场风头。
柔嘉埋怨的看向甘霖,责怪她没有摸清楚情况就上手。
甘霖自然不甘示弱,睁着眼睛瞪回去,似乎在说你也参与了。
没一会儿,欧阳薇就换好衣裙上来了,一身火红的长袖舞裙,上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亮眼的金片,她化了一个极为浓烈的妆,在烛火的映衬下鲜艳而夺目。
“请圣上允许臣女选一位公子为臣女伴奏。”
景帝点头,有些好奇的想看她点那位公子。
欧阳薇已经及笄了,却一直没有许配人家。
柔嘉这会没心情和甘霖大眼瞪小眼了,连忙用眼神警告琅玉,要是欧阳薇选他不许答应。
琅玉被柔嘉凶巴巴的眼神逗笑,拿筷子戳了戳盘子里的小兔子。
“忠义王世子擅音律,不知臣女能否有幸请世子伴奏。”欧阳薇根本没有迟疑,直接看向琅玉。
唐昭闻言有些幸灾乐祸。“美人相邀,世子不会不答应吧!”
景帝第一反应是看柔嘉,果然,小丫头咬牙切齿的看着欧阳薇,手中的银筷把盘里的糕点当欧阳薇,戳的千疮百孔。
意识到景帝在看自己,柔嘉扭过头,一脸的可怜兮兮,似乎在控诉什么。
“阿玉,你怎么说?”景帝移开目光,忍着笑意询问琅玉。
“回圣上,唐将军比我更适合为欧阳小姐这支剑舞伴奏。”琅玉不慌不忙,把唐昭推了出来。
唐昭一脸懵的看着琅玉,他坐着看戏,这关他什么事。
“圣上,微臣一介莽夫,你让微臣耍两下还可以,伴奏这事微臣哪懂。”
唐昭说罢,还看了一眼睿婕,发现她面无异色,不由有些失落。
欧阳薇站在大殿,并没有因为两人的推诿而感到难堪,还一脸笑意的看向柔嘉。
“柔嘉公主,你是世子的未婚妻,可否为臣女劝劝。”
柔嘉来不及收敛表情,干脆直接把不乐意表现出来。
“不要。”
“世子昨天才刚刚答应此生只为本公主奏乐,本公主怎么能让他失信呢!”
这下别说欧阳薇表情有些不对了,众人都一脸吃惊的看着淡定的琅玉。
忠义王世子以后不会像忠义王一样惧内吧!
程太傅看着琅玉不断摇头,唉,他惭愧啊!把柔嘉公主教的这般小性子。
景帝也被柔嘉的小气惹的忍不住笑起来,又觉得有失威严,连忙拿袖子遮住唇角。
“胡闹。”
“儿臣哪里胡闹了?”柔嘉一脸委屈,又有些心虚的不敢看琅玉,毕竟是自己胡编的。
“不信的话,父皇你问世子呀!”
景帝警告的看了她一眼,又转过头看向琅玉,却见琅玉继续淡定的点头。
“回圣上,却有此事。”琅玉说完,还看了一眼柔嘉。
原本心虚的柔嘉,听到琅玉的肯定,立马得瑟的挺了挺胸膛,一副我就说吧!
欧阳薇歉意的看了一眼唐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来她没法为好友出头了。
琅玉和唐昭都不答应,欧阳薇壮似开玩笑的打趣了两人几句,就让自己哥哥为自己伴奏。
“欧阳薇喜欢琅玉吗?”秦子妍一脸好奇的询问秦子嫣。
秦子嫣摇头,欧阳薇已经及笄两年了,始终没有许婆家,大家都揣测她盯着东宫的位置。
“她是个很聪明的人。”
欧阳薇一舞完毕,自然是收获了不少掌声和赞赏。
后面的节目陆续上场,让柔嘉看着有些乏味。
她带着银枝出了大殿,打算到外间透透气。
往日的细雪在今夜变成了鹅毛大雪,皇宫赤红的屋顶只露出少许的红,黄墙与白雪相间,肃穆又森严。
柔嘉为了好看,身上的披风略短,吹的她小腿与脚趾冰凉,可她又不想回大殿,便站在一处避风的位置。
正好可以看见隔壁宫墙里的景象,那是一处御花园,以假山为主体,花园中草木凋零,被大雪覆盖,借着月色凄凉清冷。
突然,好像看到了什么,柔嘉连忙让银枝熄了灯火,向前走了几步。
只见一个提着灯笼的太监正领着一个女子往假山处走去,走进假山洞后,里面烛火微光晃动映出两人身影。
“那个女人像不像唐婧?”柔嘉问身边的银枝。
银枝摇头,她只见过唐婧一面,过了这些日子,她怎么可能记得清楚。
“你回大殿看看。”
“可是公主你……”银枝有些不放心。
“旁边就是守卫,有什么事我会叫他们。”柔嘉催促她。
银枝不像金枝和银杏两人那般考虑周到,但胜在听话忠心,当然,也比两人更耐打。
把银杏打发去大殿后,柔嘉趴在栏杆上,似乎想要看清人是不是唐婧。
可惜只能看到人影,从人影看出,两人刚开始还在冷静的交谈,过了一会儿,似乎又有人从假山的另一边过来了。
影子比较另外两人都长,扎着男子的发髻。
女子似乎有些惊讶来的男子,向后退了几步,彻底出了假山,把身影暴露在柔嘉的范围里。
可惜灯光太暗,柔嘉只是觉得有些像唐婧,并不能确定。
女子指着假山里说了什么,转身就要离开,不想男子和领路的太监冲出来拉着她,把她往假山里面拖。
“你们……唔!”唐婧被男人捂住嘴,挣开不得,只能死死拉着面前的枯树,希望守卫听到动静能赶过来。
太监提着灯笼去把她的手掰开,灯笼的亮光照在她的脸上,让高处的柔嘉看清了她的面容。
唐婧绝望之际,发现高处围栏上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身影,挣扎的越发激烈,希望身影主人注意到自己。
可那道身影安然不动,似乎没看到她一样,唐婧乏力被两人带进假山洞时,最后一眼看向那个身影。
突然身影身后出现亮光,似乎有人过来,火光照亮了身影的模样,映出侧颜,像及了柔嘉公主。
“公主,你怎么跑这来了?”
琅玉提着灯笼过来,身后跟着银枝。
柔嘉状似寒冷的拍了拍脸,扭过头看向琅玉。“大殿太闷了,我就出来透透气。”
“谁知不小心把烛火弄灭了。”
说着,柔嘉踢了踢脚边的灯笼。
“而且今天拿的披风有些短,风吹着腿有些冷。”
“要回大殿?”
“不想回去,琅玉,你陪我说说话吧!”柔嘉一把抱住他的腰,似乎想从他怀里取暖。
柔嘉抱着琅玉,脑袋刚好埋在琅玉脖颈间,微微侧头便能看见假山那边。
琅玉见她的确不想回去,便让银枝再跑一趟,把自己的披风取来,再拿一个小暖炉过来。
柔嘉见他答应,高兴的把他拉到另一边,那里可以看到点着灯火的京都。
“很漂亮吧!”柔嘉一脸的憧憬。“以前我刚来皇宫不习惯,觉得宫里没有烟火气,就常常跑这边来看风景。”
万千户人家在大雪的夜里点起烛火,夜风吹了,似乎能闻到食物的香气,听到京都人民的谈笑声。
琅玉看着一脸笑意的柔嘉,总觉得这个场景似乎在柔嘉的梦里经历过。
银枝拿着披风和小暖炉过来。
琅玉给柔嘉披上自己的披风,又让她抱着暖炉。
“别着凉了。”
“好。”琅玉的黑色披风较长,柔嘉穿上刚好拖到地上,把她遮挡的很严实。
“明天真想和你一起过年。”
柔嘉有些遗憾,她还没有出嫁,明晚的团圆饭只能在皇宫里和景帝他们一起吃。
“明年便能一起了。”琅玉安慰她,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长条木盒子给柔嘉。
柔嘉疑惑的接过。“给我的过年礼吗?”
“不是,是你的及笄礼。”琅玉示意她打开木盒。
只见里面是一支赤金粉玉桃花簪,桃花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缀着大概半指长的珍珠流苏。
柔嘉开心的拿起来又递给琅玉,抬手把自己头上的发髻弄散。
所幸金枝想她身体不舒服,今日给她绾了一个发饰简单的发型,三两下就把头发披散了下来。
“我及笄礼没有办,也没有人给我绾发,刚好你送我簪子,你就给我绾吧!”
“好。”琅玉不会绾发,原本想拒绝的话出口却成了好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