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景帝开口,给了秦励两个选择。
一,让吴红雨为妾室,儿子记在正妻名下。
二,与吴红雨和离,把儿子带回将军府,记在正妻名下。
两个选择,与其说逼秦励,还不如说是逼吴红雨。
无论那种结果,她都会失去自己的儿子,区别是第一种不会失去丈夫,毕竟秦励是一定要回将军府的。
“朕已经派人去接吴氏与她子女入京,大约还有五六日就要到了,秦卿,你这几日好好想想。”
“是。”秦励原本还想拖延一会儿,没想到景帝手脚这么快,都派人去并州了。
辛嘉在吴家布庄担心的等了两天,终于把秦励等了回来。
原本想喊二舅舅的话,在看到身后的一伙人后连忙消了声。
“辛姑娘,你今天回来的这么早。”秦励率先开口喊住她。
两人之前就说好了,辛嘉的身份是自己儿子的救命恩人,此次上京是为了寻找亲人。
“是啊!药堂没什么事就先回来了。”说罢,有些好奇与畏惧的看向他身后的士兵。
“吴老爷,您这是?”
秦励一脸苦笑。“没什么,我有事就先离开了。”
“好的。”辛嘉在一伙人虎视眈眈下回了房间。
秦励回来也是为了收拾一些衣物,他从今日开始就要住在将军府了。
将军府里,文氏让人把靠近松鹤堂的微光院收拾出来。
“嫣儿,轩儿,今日你们父亲回来了……”
“他不是我父亲!”秦子嫣依旧倔强的反驳。
“别胡闹。”秦子轩呵斥了她一句。
秦子嫣看着母亲又看了看自己哥哥,最终委屈的坐回位置。
秦子轩见她不开口的,继续说道:“母亲,嫣儿已经订婚了,既然父亲回来了,把明远也叫过来一起吃晚饭吧!”
文氏点头,原本应该很高兴的家宴,活像吃白事一样悲伤。
因为秦励的回归,将军府外围满的官兵,用景帝的话来说,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妾身想着夫君离家十几年,一定很挂念公公,特地将夫君安排在微光院,那边离公公住的松鹤堂近。”
这是秦励回将军府,文氏对她说的原话。
松鹤堂在东,文氏和儿女住在西院,明显是不想他接触自己的儿女。
秦励知道文氏是因为宫里那些话伤心,但姑姑说的非他本意,两个都是他的孩子,伤了任何一个他都不愿意。
虽然很想看看自己的儿女,但想着晚宴上要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吃饭,就先去松鹤堂看望自己父亲了。
丁嬷嬷早得到秦二爷回来的消息,但看到真人站在自己面前时,依旧惊讶不已。
“您就是太后姑姑派来照顾我父亲的丁嬷嬷吧!”
“老奴是,没想到秦二爷您真的回来了。”丁嬷嬷欣喜的带着他去看秦老将军。
“老将军,你快看,二爷回来了。”
秦励看着坐在椅上面容枯槁,身形消瘦的秦老将军,不由红了眼眶。
当初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如今变成一个不能动弹的傻子,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
也许是丁嬷嬷口中‘秦二爷’三个字,让椅上的老人侧头看了看他,但随后又恢复成之前痴傻的模样。
“丁嬷嬷,我还没有恢复记忆,我能和我父亲多相处一下吗?”
“可以。”
丁嬷嬷心酸的抹眼泪,老的痴傻,小的残疾,总算回来一个主心骨了。
秦励试着和秦老将军沟通,但没一会儿,秦老将军就面露疲惫,整个人昏昏欲睡的。
“二爷,要不你明天过来,秦老将军自那次中毒以后,整个人就格外嗜睡。”丁嬷嬷在一旁看着,开口劝他。
“是谁下的毒?”秦励心中愤怒,自己父亲都这样了,谁这么歹毒还要害他。
“怪老奴大意,让人往药罐放了夹竹桃。”提起这事,丁嬷嬷就满脸的自责。
“二夫人彻查了将军府,依旧没有找到人,老奴为此特地让太后娘娘多派了两个内侍给老奴。”
秦励之前在宫里只是听太后与景帝提了一句。现在看来,中毒那件事,对自己父亲伤害这么大。
服侍秦老将军喝下药,秦励也来到晚宴上。
除了两位嫂子和几个孩子,柔嘉和程明远也在。
“秦伯父。”程明远起身行礼。
秦励虽然没有恢复记忆,但景帝依旧恢复了他之前正五品的武德将军名号。
“这位是程家的孩子,与嫣儿从小订婚,明年开春便举办婚礼。”文氏为秦励介绍到。
“我听说过这孩子,年级轻轻就被圣上称赞,子嫣嫁给你很是放心。”
毕竟辛嘉传回了消息,秦励派人好好的去查探了一番。果然是青州程家的子孙,一点也不敢让人小看。
“伯父过奖了。”程明远谦虚回道。
柔嘉和秦子嫣两人坐在一起,饭桌上诡异的气氛让她本就不怎么好的胃口,更加没了食欲。
秦子妍倒想没心没肺的大吃特吃,可是在夹了几筷子后,被众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低着头,小口小口的吃沾了汤汁的白米饭。
除了程明远刚开始和他说话,众人都低着脑袋没开口。
“我现在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若我哪里做的不对,劳烦嫂子和三弟妹你们开口告诉我。”最终还是秦励打破沉默,对着赵氏和薛氏说。
“二弟(二哥)客气了。”
“不知御医说父亲要多久才能恢复记忆?”秦子轩抬头询问他。
看着和自己长相五六的儿子,秦励面上显而易见的带着几分愧疚。
“御医说以后每日来给我扎针,具体时间没有说。”
秦子轩闻言点了点头。“父亲不用着急,这里都是你的家人。”
“好。”看着儿子这么体谅自己,秦励心里好受多了。
秦子嫣脾气倔强,文氏也没有逼着她和秦励说话,她上桌就一直埋头吃饭,偶尔和柔嘉、程明远等人说两句。
“不知父亲以前在并州过的如何?”明明是一个尴尬的话题,秦子轩提出来却没有半分不适,仿佛在问‘你今天吃的好吗?’一样。
“挺,挺好的。”秦励早做好被询问的打算,但这种事从儿子嘴里出来依旧让他有些尴尬。
“你父亲在那娶了妻子,有一对儿子,自然生活幸福。”薛氏在他后面补充,语气带着些不满。
“三弟妹,这也不能怪二弟,他生命垂危被吴氏所救,醒来失忆被收留,日久生情在所难免。”
赵氏开口劝解薛氏,让她少说两句。
秦励知道现在提吴氏母子,气氛只会更加尴尬,但他是一个失忆的人,自然要惦记着现在的妻儿。
“不知,夫人可安排好吴氏母子的住所。”
话音一落,毫无意外的收获了秦子嫣一个讽刺的眼神。
“吴氏与我秦家大恩,妾身已让人把珍宝院收拾出来,足够他们三人住,夫君就算一起,也是宽敞的。”
文氏一脸的贤惠大度。
秦励原本就因为吴氏的事对文氏很愧疚,现在见她这么周到为自己考虑,心中越发不安,等恢复记忆以后,自己一定好好补偿文氏。
“我住微光院挺好的,不必麻烦。”
柔嘉到真希望秦励去和吴氏住珍宝院,让文氏彻底死心,好一心护着儿女,不让秦励掌控将军府。
而埋头扒饭的秦子妍正与维护者交流。
“作者大大,你居然还能吃的下饭。”维护者这个系统都能感觉气氛的尴尬。
“不然呢,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去和秦励交好?”秦子妍反问维护者。
她要是敢这么做,自己母亲估计就要好好收拾自己一顿,还有好不容易巴结到的恶毒女配,她是吃饱了没事做吗?
“可你什么也不做吗?你可以刷刷女配好感度啊!”维护者提议到。
它都多久没看到女配和作者后妈单独相处了,反倒是琅玉的功德值长了不少。
“呵呵!”秦子妍拒绝,琅玉刷好感刷的比自己快,她还是不去打扰了。
如今秦励出现了,也不知道还有多久女主才会自爆身份。
远在并州的吴家,吴红源正一脸害怕的躲在自己母亲怀里,吴氏面前是一群带刀的官兵。
“不知各位兵爷上门何事?”吴氏强装镇定的看着一伙人。
“圣上有令,让我等护送吴氏三人进京,还请吴夫人速速收拾,不要耽误了时辰。”
“圣上要见我?”吴氏一脸不相信。
多亏后面并州官员前来,证实了官兵们的身份,吴氏这才打消疑虑。
她也想送银子打探消息,可是官兵们的嘴特别严,只让快点收拾好,早点带着一双儿女上京。
柔嘉依旧日日的跑去将军府给秦老将军喂药,可是每次都被秦励阻拦。
最后还是丁嬷嬷开口劝秦励,说外孙女给秦老将军尽孝,二爷你又何必拦着。
秦励总不可能说自己怕柔嘉对父亲不轨吧!
“柔嘉公主这些年天天来,怎么也该轮到我这个儿子了。”
“我记得柔嘉公主不是身体虚弱吗?今日看来与传闻不符啊!”
“二爷不知,忠义王世子一直在为公主调养身体。”丁嬷嬷解释到。
那个贱人居然攀上了忠义王府,也不知道下毒的事,她知不知道,秦励皱眉思索。
“忠义王世子不是在山中修道吗?”
“是啊!不过已经回来了。”丁嬷嬷挺希望柔嘉和琅玉能成的,这样请琅玉为老将军调养身体也方便。
“世子常常去柔嘉公主的府邸寻她,京都都说世子是在看上公主了,要为公主还俗。”
景帝信任忠义王,忠义王就这一个独子,要是昕儿以后揭发那贱人,忠义王求情的话,景帝还真可能让那贱人免逃一死。
不过是个冒牌货,还真当自己飞上枝头便能当凤凰了。
柔嘉被秦励阻拦,也难得去他面前晃悠,本来她打算让人去杀了吴氏母子的,可是不知被谁阻拦,让一群官兵给接走了。
好在太子的事解决了,这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柔嘉心情没有那么烦躁。
这两天不知为什么,忠义王妃一直让人请自己去府中游玩,期间碰见了看自己怎么都不对眼的忠义王,居然破天荒的对自己微笑,询问自己身体状况。
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了啊!
询问琅玉什么情况,琅玉也表示自己不清楚。
“公主可是还欠着三百五十两篇的经文呢!”
“知道啦!”柔嘉把之前的抄写完了,一直没有动手抄写后面的。
忠义王妃每次把人叫来逛王府,都会到琅玉的澹雅院来歇脚,过一会儿就说和小姐妹约了牌组,让琅玉代为招待。
可琅玉每次的招待都是笔墨纸砚,一起抄写经文。
这让柔嘉不得不怀疑,忠义王妃是不是和琅玉约好的。
写了几个字后,柔嘉又无聊的盯着琅玉发呆。
今天忠义王妃更过分,人影都没出现。
青松在一旁看着两人,不得不佩服自己世子沉稳,被柔嘉公主这么盯着,还能安心的抄写经文。
忠义王妃听着下人们的话,气的大骂儿子不解风情。
整整三天了,居然就拉着人家小姑娘抄写经文,这简直是修道把脑子修坏了。
“王妃,您也别太着急。”江嬷嬷在一边安慰她,世子能和柔嘉公主独处就已经是难得了,王妃要是逼紧世子,世子一气之下回山才麻烦。
“我还不是为了他好,人家小姑娘都那么主动了,他还端着,拉人抄经文,我就没见过这种朽木脑袋的。”
忠义王妃恨不得把那两人赶出王府,为了撮合两人,她都牺牲了半天打牌的时间。
正生着气,就见王府管家拿着一封信进来了,说是老王妃老家寄来的。
“拿来吧。”
老王妃这个婆婆说不上恶,也不上善,主要是爱念叨,爱管闲事,可手段偏偏卑劣的不够看。
在忠义王妃嫁入王府以后,就被管教的服服帖帖的。
这次回老家对外说是想念亲人,其实是因为想把一表千里的侄女给忠义王做妾,被两夫妻拒绝后,气的离家出走。
“居然要回来了。”忠义王妃看完信,语气有些遗憾,她还以为今年过年之前这婆婆都不会回家,没想到要赶回来过中秋节。
“走吧!本王妃再去看看那福寿院打扫的如何?”忠义王妃暂时把儿子的事抛到一边,先把那老太婆的事整理好。
五六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因为是官兵护送,吴氏一伙人很快就到达了京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