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增援(1/5)

现在的光景,虽然说信息的交流沟通还不是那么的方便,但是一天的时间,也足以让临沂方面的情报,传递到徐州,交付在李德邻的手上。

李德邻看着这一封情报,稍微陷入沉思。

临沂那边的战况看起来并不是很危急的样子,虽然说,在电报中,庞炳勋是提及了日本人的兵力,是将近他们的两倍,但是他们的军备物资几乎完全被张德胜给摧毁。

这种攻克的关键载具的消亡,让仅仅只是人数上的优势,并不对临沂产生巨大的压力。

但是,这并不就代表临沂无事了。

李德邻手头,还放着一份报纸,这报纸上首页就刊登着,前段时间,那些外国记者,对于张德胜的采访,其中大肆夸奖了一番国家,顺便,也大肆的贬低了一番日军。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日本人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攻打临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被削了的面子,重新给搏回来。

临沂是日本人必须拿下的一个点。

当然,这也是他们身为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要保下来的一个点。

李德邻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德胜啊德胜,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八九章 增援(2/5)

题。”

他闭上眼睛,沉思片刻。

然后起身,走到一旁拨通了一个电话。

“是张荩臣吗?”打通电话之后,李德邻开口轻声问道。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是干脆:“是我,李司令官,您找我是有什么事?”

李德邻似乎有些犹豫,不过很快还是坚定起来:“临沂战事吃紧,现在需要你及五十九军,立刻前往发出临沂增援,务必要击溃日军,有问题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惊喜:“真的?”

也不怪他会这么的惊喜。

张荩臣这个人,现在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一个人。

张荩臣算是出身自一个官宦家庭,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他考入了北洋法政学堂,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三民主义。

从那个时候开始,张荩臣就走上了一条,为国为民的道路。

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甚至身为**的他,能被**追认成“革命烈士”,乃至于到后世,还会被评定成“100位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张荩臣,还没有后世那样的认识。

大多数人,都还以为,这个叫做张荩臣的人,是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八九章 增援(3/5)

混蛋汉奸。

去年的时候,国共和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容,张荩臣就趁着这个时间点,东渡日本,准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

但就在他刚刚从日本回来之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揭开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那个时候,就连***都已经做好了,要和日本人开战的准备。

但是张荩臣却还有些天真的以为,这件事是可以和解的,七七事变之后,张荩臣亲自出面同日本人周旋,试图和平解决。

但是他这样的做法,在外人看来,却未免有些太过于偏向于日本人,于是乎,就被舆论误解成为“汉奸”。

现在的张荩臣,在**内部并不怎么受待见,且不说他和***政见有所不合,就单是他身上的这个,疑似“汉奸”的骂名,就让大部分退避三舍。

张荩臣本来是在滕县,准备向济宁等地一线的敌人开战进攻。

他本是以为,这一场战争是和他没有缘分了。

可谁能想到,今天他就收到了来自于李德邻的电话,还让他派兵去支援临沂,这个信息,又岂能不会让张荩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八九章 增援(4/5)

惊喜。

李德邻点点头:“是的,这一次临沂战事很紧急,需要你能火速支援。”

张荩臣在电话那头种种点头:“没有问题,我的部队即刻出发,务必尽快赶过去。”

李德邻挂断电话,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现在徐州战事,实在是找不到其他的部队作为支援,他又怎么可能会动用这样一只,并不算很稳定的部队。

他只是希望,这个张荩臣,真的就像是他说的那样,他的确是一个爱国者,而不是一个汉奸。

就在他调动第五十九的时候。

张德胜已经潜入进了亭子头。

这个乡镇里的氛围,显然异常的凝重,虽然说乡镇里的人,还没有逃离,依旧是留在自己的家里,但是门窗紧锁,一点都没有乡下应当有的热闹模样。

就连院子里的畜生,都没有发出叫声。

哦……不对。

张德胜经过几个院子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牲畜圈里,已经没有牲口了,不过有些还能看出来,是有牲畜留下来的新鲜痕迹。

看样子,这些牲畜应该就是被日本人给抢走了。

张德胜叹了口气。

这群日本人,真的是杀烧抢掠,无恶不作,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八九章 增援(5/5)

是他们自己的底盘,这些百姓,不是他们自己的百姓,他们产生不出来任何的共情感。

张德胜并没有出手,只是找到了一个,适合狙击手潜伏的地方,然后就大大方方的躲藏在这里,架好枪械,准备看着他手下的这群人,在没有了他之后,究竟打算怎么样去行动,怎么去破坏迫击炮,怎么去执行斩首计划。

事实也证明了这群人,并没有让张德胜感到失望。

迫击炮的破坏,进行的十分顺利,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或者说,他们对于这一点并没有任何的防患。

他们或许觉得,中国人的军队,现在都应该是被困在炮楼上才对。

可他们想不到,中国人竟然还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主力部队竟然都只是一个诱饵,而那微不足道的几个人,才是真正要插入胸口上的匕首。

没了迫击炮之后,日本人对于炮楼的威胁就少了很多。

日本人当时在构建这个炮楼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会不会对面数倍自己兵力的部队的进攻,所以在基础的建筑方面,还算是合格的。

只是当初的认真,此时此刻,却成为了他们这一群人的绊脚石。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