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人已经处于清朝的保护之下,噶尔丹的去世使这一保护权更加巩固,康熙皇帝对此很满意,所以没打算征服塔尔巴哈台的准噶尔汗国。因此,在噶尔丹的侄子、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绰罗斯部的首领之后,康熙皇帝听之任之,并没有采取行动制止。甚至,北京的朝廷还以为这位统治着准噶尔各部的新可汗是清朝的盟友,因为策妄阿拉布坦曾经差点儿被噶尔丹处死,他还背叛了自己的叔叔①。而事实正如库朗指出的那样,策妄阿拉布坦暂时没有采取他叔叔反清朝的政策,因为他还需要巩固自己在塔尔巴哈台与伊**区的地位。这位新可汗特别看重伊**区,他可能把都城选在了固尔扎,而将叶密立城留给了他的兄弟大策凌敦罗卜。
准噶尔人称霸伊**区,与统治着巴尔喀什湖到乌拉尔河之间的突厥游牧民,即信奉***教的吉尔吉斯-哈萨克人,产生了冲突。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三个部落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但他们服从于同一个可汗,即头克汗(卒于1718年)。巴托尔德说,头克汗被他的部民们看作立法者。在头克汗的统治下,这些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的人逐渐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组织,并开始过上稳定的生活。1597年至1598年前后,吉尔吉斯-哈萨克人在泰外库勒汗的统治下,从昔班汗国(位于布哈拉)的乌兹别克人手里夺取了突厥斯坦城和塔什干城。一百年后的1694年,头克汗在突厥斯坦城里接见俄国使者和卡尔梅克人的使者。准噶尔人与清朝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准噶尔内部处于动荡之中,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机会被处于强势地位的头克汗利用,他毫不犹豫地派人处死了大批准噶尔使者,更加恶劣的是,他竟然还杀害了准噶尔使者的随从500人。
17世纪末,在伊犁河与锡尔河之间的草原一角发生的这起杀害使团事件,显然是游牧部落之间另一种形式的斗争。然而,在这一事件的背后还隐藏着古老的种族冲突与宗教冲突。西部的草原帝国,到底属于***,还是属于蒙古人?它到底是属于***的,还是属于赢得最后胜利的佛教徒的?1698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攻打头克汗,后者战败。继头克汗之后,中帐首领布拉特于1718年继承汗位,他甚至比头克汗更倒霉。1723年,原属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赛拉木城、塔什干城和突厥斯坦城被准噶尔人占领。战败后,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三个部落分崩离析,各寻去处。大帐和中帐的一些首领们奉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为宗主;喀喇吉尔吉斯人(即伊塞克湖畔的布鲁特人)也承认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宗主地位。策妄阿拉布坦还维持了他的前任噶尔丹对喀什噶尔和叶尔羌的统治权。在北方,他的兄弟大策凌敦罗卜(领地在斋桑湖和叶密立)率军攻打俄国人,并于1716年使俄国人退出了叶尼塞河畔的雅米谢威斯克要塞。1720年春,俄国人为了报复准噶尔人,发动了远征。在斋桑湖附近,俄**队与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的军队发生了遭遇战。虽然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差甚远,俄国人使用火枪,准噶尔人还在使用弓箭,但噶尔丹策零率领的两万准噶尔士兵还是成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阻止了俄国人的入侵。斋桑湖盆地仍然是准噶尔人的领地。1720年,俄国人在叶尼塞河畔建立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北纬50度),这个要塞最终成为他们与准噶尔人的固定边界。
策妄阿拉布坦还没等西边的帝国势力进一步巩固,就迫不及待地在东部实行他叔叔噶尔丹的反对清朝的政策。这时候,西藏教会中发生了政治与宗教方面的动乱,正好给了他可乘之机。****阿旺·罗卜藏于1682年去世以后,喇嘛教会一直控制在第巴桑结嘉措手里。他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先是打着已故的****(他对外宣称这位****还活着)的旗号进行统治,后来又在1697年指定了一个幼童为新的****,并以这个小****的名义进行统治。第巴桑结嘉措与准噶尔人站在一个阵营,与清朝为敌。康熙皇帝也给第巴桑结嘉措树立了一个敌人,他鼓动青海地区的和硕特部拉藏汗起来反对第巴桑结嘉措。1705年至1706年,拉藏汗进入拉萨,处死桑结嘉措,废黜了年幼的****。拉藏汗与康熙使用了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计
谋,使一位新的****被推选出来,这位新的****得到了清政府的正式批准(1708年-1710年)。
心怀不轨的策妄阿拉布坦观察着这些变化,他要阻止清朝利用西藏教会对蒙古人精神上的强烈影响。1717年6月前后,他派自己的弟弟大策凌敦多布率军进入西藏。大策凌敦多布从和阗出发,翻越昆仑山,穿过荒漠高原,这是从未有过的大胆行军,接着他们直奔那曲地区,而和硕特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部拉藏汗(即清朝权力的地方代理人),当时正在那里打猎娱乐。虽然拉藏汗遭到突袭,但他还是在那曲和腾格里湖之间的一个隘口(肯定是在桑雄拉关隘)处阻挡住了敌人,并且一直坚持到了10月。后来他被迫撤往拉萨,遭到大策凌敦多布的军队追击。1717年12月2日,叛徒为大策凌敦多布打开了拉萨的大门。接下来是持续了整整三天的***,所有支持清朝的人,不管他是真正的追随者,还是被怀疑的对象,一律遭到准噶尔军队的屠杀。拉萨汗曾试图守住布达拉宫,最终没能守住,反而在逃跑时被杀。圣殿布达拉宫遭到洗劫,库朗对此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些虔诚地信奉****的准噶尔人,竟然会洗劫他们自己的宗教圣地,还把抢劫布达拉宫得到的宝物用来装饰固尔扎的喇嘛庙。不过,仔细想想,中世纪时,***世界的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堡和君士坦丁堡不也有同样的行为吗?而且,“遗骨之争”不是可以追溯到佛教发展的初期吗?
与此同时,康熙不愿意让准噶尔人占领西藏,或者换句话说,他不能容忍一个有着广大疆域(领土从斋桑湖和塔什干一直延伸到西藏)的准噶尔帝国存在。1718年,康熙皇帝命令四川总督进军西藏。然而,这支军队在到达那曲时却被准噶尔的部队击败,总督被杀。1720年,朝廷再遣清军入藏,这次兵分两路,一路仍然从四川进藏,另一路从柴达木盆地进入。第二路清军打败了准噶尔的军队,这些准噶尔人在西藏的所作所为早就引起了藏民们的仇恨,1720年秋,战败的他们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仓皇逃离西藏。大策凌敦多布的军队剩下的人数不到一半,他带着这支残部退回到了准噶尔地区。一位拥护清政府的****被扶上位,朝廷还派了两位高级大臣进驻西藏,他们担负着管理**的任务。
策妄阿拉布坦在戈壁地区的军事行动也没占到什么便宜,1715年他的军队没能从驻守哈密的清军手里夺取这一地区。1716年,清军发动攻势,占领了巴里坤。接着,两路清军分别进攻策妄阿拉布坦,一路从巴里坤出发;另一路在更北方采取了行动,他们先是占领了吐鲁番,1720年底,又在****打败了准噶尔的军队。尽管清军没能长久地留在****,但他们在吐鲁番设立了一个军屯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趣,吐鲁番的***发动起义,反对准噶尔人的统治,这为清朝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曾经远征过准噶尔本部的康熙皇帝,原本极有可能再次深入准噶尔部领地,但是事业未竟,他就在1722年12月去世了。康熙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即位,是为雍正皇帝,这位雍正皇帝并不好战,他于1724年跟策妄阿拉布坦议和。但是,这种所谓的和平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战而已。因为策妄阿拉布坦并没有放弃对清朝的敌对,在1727年底去世之前,他已经占领了吐鲁番,并由此恢复了对清朝的攻击态度,吐鲁番的***居民都逃到了清朝境内的敦煌。
①噶尔丹把僧格的长子策妄阿拉布坦当作眼中钉,一心想要除掉他。所以策妄阿拉布坦才会反叛他,于1688年带领僧格的几位旧臣逃走,一直逃到了博尔塔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