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拉特部(准噶尔部)的绰罗斯人与杜尔伯特人,他们的结局也像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一样,已经被喀尔喀人赶出了蒙古的西北部地区,甚至被赶到了更远的西方。1620年前后,绰罗斯人在乌布萨泊地区(后来的科布多省)与阿勒坦汗率领的喀尔喀人大战了一场,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最后绰罗斯人被打散了。一部分绰罗斯人往北撤退,一些杜尔伯特人也跟着他们进入西伯利亚,抵达乌拉拉(Ulala,即戈尔诺阿尔泰斯克)附近的鄂毕河上游的山区,这一地区在苏联时期成立了一个“卫拉特自治***”。这些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的人中还有一些向着更靠北的巴尔瑙尔方向迁移,一直到达楚麦什河与鄂毕河交汇处。不过,大多数的绰罗斯人和追随着他们的杜尔伯特盟友最终停留在塔尔巴哈台附近,定居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乌伦古河流域、叶密立河流域以及伊犁河流域。绰罗斯人仍然保持着与蒙古土著的接触,这是他们力量(这种力量保证了他们对另一支卫拉特人的霸权)的来源,而土尔扈特部则迁到了里海以北,和硕特部迁到了青海地区,他们都远离了蒙古故地。正因为如此,绰罗斯人的可汗们,在他们的杜尔伯特部和辉特部属臣们的帮助下,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够重建卫拉特人的国家(后来被称作“准噶尔汗国”)。绰罗斯人和他们的同盟者(也就是服从于绰罗斯可汗们的杜尔伯特人和辉特人),都被称作“准噶尔”。
在重新征服蒙古之前,绰罗斯部首领哈喇忽剌(Khara Kula,据巴托尔德记载,他于1634年去世)首先遏制住了绰罗斯部民的瓦解,他把这些绰罗斯人安置在了塔尔巴哈台地区。哈喇忽剌去世后,他的儿子巴图尔洪台吉继位(1634年-1653年在位),并继续他没有完成的事业。巴图尔洪台吉打算将准噶尔人安置在塔尔巴哈台,于是在叶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立河畔的和布克赛尔(今楚固恰克)附近用石头建起了一座都城。库朗说“他有时住在新都城里,有时驻扎在伊犁河畔或科布多西南地区,对于外国王公的使者们和西伯利亚总督派来的使者们,他都给予了隆重接见,这位游牧民族的武士正在转变成一位重视立法、发展农业和促进贸易的王公”。
巴图尔洪台吉曾经几次远征大帐吉尔吉斯-哈萨克人(游牧于西起突厥斯坦城,东至伊犁河之间的草原),都取得了胜利。1635年,在第一次远征大帐汗伊施姆期间,巴图尔俘虏了敌方可汗的儿子叶汗吉尔(Yehangir)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却逃走了。1**3年,叶汗吉尔已经成为苏丹,遭到了巴图尔的再次攻击。在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与阿巴赖的帮助下,巴图尔打败了叶汗吉尔。过着游牧生活的吉尔吉斯***,他们曾让布哈拉的定居民族颤抖,如今终于遇到了对手,对手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这群攻击者比吉尔吉斯***更灵活。至于这群蒙古人的首领巴图尔洪台吉,前面提到过,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他才会在1638年时帮助青海和柴达木盆地的和硕特部顾实汗进行“**”。这次“**”使西藏**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