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1/5)

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与强大的土库曼人统治下的波斯王国为邻,他们现在只是一些地方性的小诸侯,领地只有河中和呼罗珊,甚至就连这些有限的领地,也被他们那些敌对的亲属们分割。阿黑麻(Ahmed-sultan,1469年-1494年在位)只继承了他父亲卜撒因在河中地区的领地,定都撒马尔罕。他被迫与自己的亲兄弟为敌,发动战争。与此同时,曾经因为卜撒因扶植敌对支系而被削弱的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汗国,重新统一起来,其实力也得到了恢复。曾经统治着裕勒都斯和畏兀儿斯坦的察合台汗国的怯别二世(笃思忒·马黑麻之子,约1469年-1472年在位)被暗杀,他的伯祖父羽奴思当时已经是西蒙兀儿斯坦(伊犁)的可汗,又跟喀什的杜格拉特部埃米尔们结盟不久,从而重新统一了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喀什的杜格拉特部埃米尔****·海达尔一世(1465年-1480年)是羽奴思的封臣,有了他的支持,羽奴思成了中亚最强大的君主。形势完全逆转,当帖木儿王朝的末代王公们,比如,河中国王阿黑麻和他的兄弟、费尔干纳的国王乌马尔·沙黑发生矛盾纠纷时,察合台汗国的可汗羽奴思在其中斡旋,扮演着调停者的角色。阿黑麻几次试图进攻乌马尔·沙黑,乌马尔都得到了羽奴思的保护,于是这位费尔干纳的帖

木儿后裔成了羽奴思的忠实属臣。后来,乌马尔造反,羽奴思先是对他加以惩戒,过后又原谅了他,还去安集延跟他一起举行了觐见礼。成吉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2/5)

思汗家族与帖木儿家族之间的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彻底颠倒。为了争夺塔什干和赛拉木城的占有权,阿黑麻与乌马尔·沙黑两兄弟之间又爆发了新的冲突。羽奴思应邀前去调解,最后把这两座城都收归己有,算是解决了他们之间的分歧(1484年)。1487年,成功再现了蒙古汗国昔日辉煌的羽奴思在塔什干去世,他的儿子马哈木(Mahmud)继承汗位。阿黑麻企图趁这个机会,从马哈木手里夺回塔什干,却在塔什干附近的奇尔奇克河(或帕拉克河)被察合台汗国的军队打败。塔什干仍然是蒙古可汗的驻地。

帖木儿王朝的费尔干纳王乌马尔·沙黑(1469年-1494年在位),只是依附于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汗,在蒙古可汗的保护下,才能维持他的统治。1494年6月8日,乌马尔·沙黑刚一去世,他的哥哥、河中国王阿黑麻就企图夺取费尔干纳,但1494年7月,仗还没打完,阿黑麻就在乌拉秋别(Ura Tyube,位于今塔吉克斯坦索格特州)附近去世了。费尔干纳仍然掌握在乌马尔·沙黑的儿子巴布尔手里,这位年轻的王子就是将来的“莫卧儿大帝”。

阿黑麻去世后,留下了三个儿子:麻素提(Mas’ud)、拜孙哈尔(Baysonqor)与阿里(’Ali)。三位王子跟他们父亲的兄弟马哈木为了争夺河中的所有权而发生争执。他们都曾短暂登上过撒马尔罕的王位,放荡无度的暴君马哈木于1494年即位,1495年7月就去世了。据米尔空(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3/5)

Mirkhond)说,麻素提统治着撒马尔罕,而《巴布尔传》说他是希沙尔(Hissar)的统治者。无论地点究竟在哪里,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他短暂的统治时期,是在与他的兄弟们的作战过程中度过的,直到被一个背叛他的大臣弄瞎。在混乱的时局里,拜孙哈尔也曾统治过撒马尔罕,但为时短暂,因为杀害他哥哥的那个叛徒也杀死了他。在这些骚乱中获益的是他们的堂兄弟,即当时只有14岁的费尔干纳王巴布尔,他于1497年底成为撒马尔罕的君主,却没能保住这座城。因为1498年撒马尔罕转到了他的堂兄弟阿里手里,阿里是阿黑麻的三个儿子里幸存的最后一位。然而,帖木儿后裔们的内部纠纷,却给外来的入侵者们创造了可乘之机。成吉思汗长支的后裔、乌兹别克部首领“蒙古汗”****·昔班尼(Muhammad Shaybani)已经瞄准了河中地区,他的军队驻扎在锡尔河北岸,等待着有利时机过河。帖木儿王朝的最后一批王公们,他们之间的愚蠢内争给昔班尼制造了机会。1500年,昔班尼进入不花剌,兵临撒马尔罕城下。王公阿里急忙出城议和,然而事实证明他这一举动极其鲁莽。昔班尼虽然看起来像个有教养的王公,实际上却保留着草原掳掠者所有的本能,他派人杀死了这个无知的年轻人,自己做了河中王。

当帖木儿其他的后裔们混战不休的时候,王公忽辛·拜哈拉(Husain-I Baiqara)不仅保住了呼罗珊的地盘,而且还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4/5)

机兼并了戈尔甘与马赞达兰,于1460年9月定都阿斯泰拉巴德。1461年,由于他的堂兄弟、河中的卜撒因的驱逐,忽辛·拜哈拉被迫逃出这个公国,过着流亡的生活,直到卜撒因去世。卜撒因的死,倒是突然给忽辛·拜哈拉带来了时运。1469年3月25日,赫拉特居民承认了忽辛·拜哈拉的国君地位,从此他一直统治着呼罗珊,直到1506年5月4日去世。

尽管忽辛的领地十分有限,但他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间里,硕果累累,他的统治是东方史上最有成效的统治之一。性格温和而宽厚的忽辛,与他同时代的君主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他的努力下,赫拉特成了灿烂的文化中心,宫廷里知识分子云集。波斯诗人贾米(J***),波斯史学家米尔空与宽德密尔(Khondemir,他们是祖孙俩),伟大的波斯画家比塞特(Bihzad),以及麦什德的书法家速檀·阿里(Sultan ‘Ali)等,都曾受邀进入赫拉特宫廷的知识分子之列。著名的米尔·阿里·希尔·纳瓦依(Mir ‘Ali Shir Newa’i,1441年-1501年),是最早用察合台突厥文写诗的伟大诗人,他成为忽辛的大臣。纳瓦依能流利地使用波斯文和突厥文写作,他极力想要证明,突厥文作为文学语言,完全可以与波斯文匹敌,甚至超过波斯文。在这段特殊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帖木儿文艺复兴,说赫拉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帖木儿是历史上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帖木儿王朝最后一批王公(5/5)

残暴的突厥征服者之一,也是最野蛮的破坏者之一,然而他的第四代子孙、波斯王公忽辛·拜哈拉,却是一位诗人、一个酷爱艺术的人,还是文明的保护者,在他的保护下,波斯文明大放异彩。此外,在纳瓦依的努力下,察合台突厥文学兴起,并成为波斯文艺复兴的一部分。赫拉特,这座在成吉思汗时期遭受过严重破坏,又被帖木儿本人蹂躏过的城市,在忽辛的统治下,再次呈现出萨曼王朝时期的面貌,就像不花剌与撒马尔罕一样,而且还具备一些自13世纪以来发生的各种文明大融合所形成的特性。蒙古人的征服,给波斯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装饰艺术上,就是风格的严谨。这种艺术之壮观,只要看看比塞特的袖珍画,就可以想象得到,它们盛开在被认为是永恒的废墟之中。

然而,这段复兴时期,就像赫拉特只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一样,它也只是两次入侵之间的一段短暂的插曲。忽辛·拜哈拉的儿子巴迪·阿兹泽曼(Badi’az-Zeman,1506年-1507年),刚一继承王位,就要应付早在1500年就统治着河中地区的乌兹别克人的入侵。入侵的乌兹别克人的首领是昔班尼,他赶走了巴迪·阿兹泽曼,巴迪逃往穆尔加布河附近的霍伊巴巴,并于1507年进入了赫拉特。

于是,呼罗珊也像不花剌和撒马尔罕地区一样,落入了昔班尼家族的乌兹别克汗手里。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家族最终取得了与帖木儿家族之间的战争的永久性胜利。

在俄罗斯的蒙古人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