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着喀什噶尔与南俄罗斯的成吉思汗后裔们,以及印度的苏丹,早已被帖木儿打败,埃及的苏丹也几乎没有给他造成太**烦。至此,在他周边的地界上,唯一幸存下来的那个强大的政权就是奥斯曼帝国。
在苏丹巴耶塞特(13**年-1403年在位)的统治之下,奥斯曼帝国的势力扩张达到了巅峰。13**年,巴耶塞特的父亲在科索沃(在这里,塞尔维亚军队被打败)战场去世,他被立为苏丹。即位后,他完成了对塞尔维亚的征服,并于1394年吞并了保加利亚。他吞并了安纳托利亚的艾登(Aydin)和撒鲁罕(Saruhan)的突厥埃米尔国(1390年),卡拉曼的土库曼大埃米尔国(1390年)①,门特塞(Mentese)和克米安(Kermian)的突厥埃米尔国,还吞并了卡斯塔莫努(Kastamonu)埃米尔国,以及卡帕多细亚的托卡特、锡瓦斯,最后于1392年兼并了开塞利的原布汉丁(Burhan ad-Din)埃米尔国。1396年,在尼科波利斯(Nicopolis)战役中,打败了著名的十字军,这支十字军是由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Sigi**und)与勃艮第的继承人无畏的约翰(Jean sans Peur)所率领的。
人称“闪电”的巴耶塞特(即“Bayezid Yildirim拜耶齐·伊尔德里姆”),统治着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欧洲,这个帝国将色雷斯(君士坦丁堡除外)、马其顿(不包括萨洛尼卡)、保加利亚,以及塞尔维亚都纳入了它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安纳托利亚,巴耶塞特的领地延伸到了塔乌鲁斯(Taurus,它把巴耶塞特的领土与马穆鲁克控制的西里西亚分开)、亚美尼亚(紧邻帖木儿的领地),直到奥斯曼帝国与希腊人的特拉布松帝国的分界线黑海山脉。巴耶塞特的军队被看作近东地区最优秀的军队,的确是实至名归,他们打败了众人瞩目的法兰克-勃艮第骑兵。为了圆满结束他的胜利征程,他似乎准备从希腊人手里夺取君士坦丁堡,并已经着手封锁君士坦丁堡。
这一次,帖木儿终于碰上了一个跟他旗鼓相当的对手。他跟巴耶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特两人都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相互观望,彼此窥探,却又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开战,该不该用他们的本钱(一个是在征服亚洲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另一个是通过征服巴尔干人抢到的)去冒险。最后,巴耶塞特先动手了,他企图用武力强迫埃尔津詹和埃尔祖鲁姆(Erzerum)的统治者塔黑屯(Taherten)埃米尔承认他的宗主权,塔黑屯是帖木儿的属臣。土库曼首领塔黑屯一直替帖木儿驻守着安纳托利亚边境,深得帖木儿重视,曾得到过帖木儿赠送的一头战象(洗劫德里得到的)。相反,巴耶塞特的保护对象却是帖木儿的敌人,另一位土库曼人、曾被帖木儿赶走的黑羊部首领哈拉·优素福。于是,对待塔黑屯与哈拉·优素福这两个被保护者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引发了争端,继而引起帖木儿与巴耶塞特之间的战争。帖木儿曾给巴耶塞特写过信,提到了这个问题,关于信的具体内容,《帖木儿武功记》自称它的转述是准确的。在信里,帖木儿言辞尖刻地辱骂奥斯曼王朝来历不明,他说自己考虑到奥斯曼帝国作为在欧洲的***教堡垒所起的作用,而且苏丹在那里的**如此成功,因此,他将赦免他的对手。不过,从帖木儿对这位罗马化的***、鲁姆(Rum)的“凯撒”的态度来看,他显然把自己当成了巴耶塞特的主人,当成了***的合法君主。在这封信的结尾,帖木儿把自己的帝国与巴耶塞特的帝国疆域进行比较之后,以威胁的语气说道:“像你这种小王公,不掂量掂量自己,就敢跟我们抗衡?”巴耶塞特毫不客气地反击道:“我们要打到你的桃里寺、苏丹尼耶去。”
1400年8月,收到这封回信的帖木儿,马上开始进军安纳托利亚。9月初,在埃尔津詹和埃尔祖鲁姆,帖木儿接受了他的属臣塔黑屯的致敬,然后进入了奥斯曼帝国境内,围攻设防城市锡瓦斯。帖木儿的军队采用挖壕沟、利用攻城器械等手段,围攻了锡瓦斯三个星期,结果还没等他们发起总攻,锡瓦斯就投降了。破城后,帖木儿赦免了城里的***居民,但处死了奥斯曼驻军中的四千亚美尼亚士兵,他们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扔进了井里。然后他下令拆毁了城墙。
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次,帖木儿没有继续西进。因为他的后方遭到马穆鲁克军的威胁,而且阿合木·札剌儿又在八哈塔复位了。因此,帖木儿没有继续深入安纳托利亚,转而前去消灭了叙利亚的马穆鲁克军队,接着重新征服了八哈塔。完成任务后,他才再次返回安纳托利亚。这个时候,埃尔津詹已经易主,巴耶塞特不仅从塔黑屯手里夺取了埃尔津詹,还抓了他全家。对于这件事,帖木儿并没有立即采取反击行动。相反,从叙利亚和八哈塔回来之后,1401年的整个冬天他都待在卡拉巴赫,直到1402年初。1402年春,他在谷儿只边境集结军队,但直到6月才开始入侵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帮助塔黑屯恢复了对埃尔津詹的统治之后,就在锡瓦斯平原上检阅自己的军队。“一些骑兵手持红旗,他们的护胸、马鞍、鞍垫、箭筒、腰带、长矛、盾和军棍都是红色的。另有同样规制的军团,但队伍的颜色是黄色或白色的。此外,还有一个军团士兵们全都穿着铠甲,另一个军团都穿着护胸铁甲。”
由于巴耶塞特在安卡拉,所以帖木儿在阅兵结束后,经开塞利,直奔安卡拉。
1402年7月20日,双方的军队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Cubuk)展开了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参战人数达到了将近100万。巴耶塞特的队伍里,有很多士兵是从被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征集来的。尽管塞尔维亚人和他们的首领史蒂芬(Stephen)仍然忠诚于他,但艾登、门特塞、撒鲁罕和克米安的***却更钦佩帖木儿,眼见他们的王公都在帖木儿的军队里,他们纷纷倒戈。
在作战过程中,帖木儿可能充分利用了他从印度带来的战象。巴耶塞特统领万名奥斯曼近卫军(雅内萨里),以及塞尔维亚士兵,战斗了一整天。直到黄昏时分,眼见自己的卫队全被消灭了,他才无奈撤退。但是,他的马跌倒了,最终导致他本人和他的一个儿子都成了阶下囚。
帖木儿对他的这个敌人以礼相待,但由于这位苏丹试图逃跑,所以他将巴耶塞特关在四周有栏杆的轿子里随军前行,这件事就是后来那个夸张的“铁笼”故事的起源。巴耶塞特被灾难和羞辱击垮了,几个月后(1403年3月
(本章未完,请翻页)
9日在阿克谢希尔)去世。
奥斯曼的军队被打败,他们的苏丹被俘,征服安纳托利亚西部对于帖木儿来说不过是行军快慢的问题。他命令主力部队在屈塔希亚停下扎营,同时派前锋全速前进,去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布鲁萨劫掠。从伊本·阿拉布沙和谢里夫丁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征服者们的行为简直与野蛮的游牧民无异,他们放火烧了这座可爱的城市。帖木儿的孙子阿布·巴克尔****尼西亚(即伊兹尼克),“到处烧杀掳掠”(谢里夫丁对此很欣赏)。帖木儿本人率军包围了士麦那(Smyrna,后来的“Izmir伊兹密尔”),当时这座城属于罗得(Rhodes,中世纪希腊城市)的骑士们。在发起进攻之前,帖木儿劝士麦那的统治者纪尧姆·德·曼特(Guillaume de Munte)改信***教。纪尧姆当然不会答应,愤然拒绝了他。《帖木儿武功记》说,1402年12月2日,帖木儿开始攻城,猛烈的围攻持续了两个星期,最终攻克了这座城。全城居民都遭到了***,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骑士乘***的战舰逃走了。《帖木儿武功记》认为,这次在***势力范围之内取得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帖木儿提供了理由,堵住了那些狂热的***们的嘴(帖木儿打垮了奥斯曼帝国,给这些***留下了口实,他们认为这个结果给***世界带来了沉重打击)。士麦那城被攻占以及随之而来的***,使安卡拉之战(在事后)变成了一场**。
“奥斯曼的苏丹曾围攻士麦那城长达七年,却始终没能攻克,帖木儿只花了两个星期就攻陷了……***们赞美神,进了城,为了感谢神灵,他们用敌人的头颅献祭。”接着,帖木儿的军队又出发,围攻突厥-意大利人的重要商业中心福西亚(Phocaea,即土耳其福恰),这座城及时献出大量贡赋,才被赦免。热那亚的一家贸易公司“马霍恩”,拥有对岸的希俄斯岛,也效忠于帖木儿。帖木儿要求拜占庭的摄政王约翰七世承认他的宗主地位,约翰马上派使者前去表示愿意归顺。
尽管帖木儿屠杀了士麦那的城民,但他战胜了巴耶塞特,***世界得到了挽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从巴耶塞特战胜了尼科波利斯的十字军之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人牢牢封锁,徘徊在覆灭的边缘,似乎用不了多久就会轰然倒塌。但安卡拉一战的失利,使奥斯曼人突然遭受了灭顶之灾,拜占庭帝国由此意外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又延续了半个世纪(1402年-1453年)。因此,在帖木儿征服西亚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中,拜占庭因为这个独特的变化而获益最多,就像莫斯科公国将因帖木儿战胜金帐汗国而获利一样。
为了防止战败的奥斯曼帝国死灰复燃,帖木儿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这件事在客观上给巴尔干的***世界带来了不少好处。在***的安纳托利亚,帖木儿正式恢复了十年前被巴耶塞特消灭的各埃米尔国。东弗里吉亚和利考尼亚原是卡拉曼埃米尔阿拉丁的领土,后来被巴耶塞特剥夺,帖木儿指定阿拉丁的儿子****二世为科尼亚和拉兰达(即卡拉曼)的统治者。同样,他恢复了伊斯芬迪亚奥古鲁(Isfendiyar-oglu)家族的埃米尔地位,这个家族继续统治着帕夫拉戈尼亚的卡斯塔莫努;在马格尼西亚(今马尼萨),恢复了以希德尔沙为代表的撒鲁罕埃米尔们的地位;在屈塔希亚和卡拉希沙尔,他使克米安的雅库伯埃米尔复位。艾登的埃米尔伊萨(Isa),得到了位于伊奥尼亚(Ionia)的以弗所附近的封地。在帖木儿的帮助下复位的埃米尔们还有卡里亚的门特塞埃米尔利亚斯(Ilyas)、利西亚(Lycia)泰凯的埃米尔乌斯曼。帖木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奥斯曼帝国在亚洲的领土再次被削减到只剩下北弗里吉亚、俾斯尼亚(Bithynia)和密细亚。巴耶塞特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发生了争执,帖木儿利用这一点,故意加深他们之间的裂隙,从而进一步削弱奥斯曼人的力量。
①1390年至1391年,在阿克恰伊,卡拉曼的埃米尔阿拉丁被奥斯曼帝国的大臣帖木儿塔什打败。帖木儿塔什没有经过审讯就吊死了阿拉丁。见F.巴宾格尔《***百科全书》“Tim ù rtàsh”条,第823页。J.H.克雷莫斯的“Karaman-oghhi”条,第795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