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年,帖木儿曾在撒马尔罕接待了术赤的后裔脱脱迷失。脱脱迷失为了反对自己的宗主,萨雷河草原上的白帐汗乌鲁斯(当时统治着锡尔河下游北岸和兀鲁塔山区周围),才去拜访帖木儿,寻求帮助。至于脱脱迷失到底是乌鲁思的侄子,还是远房亲戚,仍然没有定论。对于帖木儿来说,这个争夺成吉思汗分封的兀鲁思继承权的人很有可能会派上用场,所以帖木儿非常乐意让他成为自己的属臣。帖木儿把锡尔河中游北岸的讹答剌(Otrar)、扫兰城(Sa***n)和塞格纳克城(Signakhi)赐给他,这几座城市正对着白帐汗国所在的草原。脱脱迷失曾两次被乌鲁思从他那一小块领地里赶出来,但每次撒马尔罕的帖木儿都对他伸出了援手。据《帖木儿武功记》记载,乌鲁思要求帖木儿交出脱脱迷失,然而帖木儿不但不予理睬,还加强了对锡尔河沿岸的防卫。1377年初,帖木儿在塞格纳克和讹答剌之间的地区打败了乌鲁思,把他赶回了草原。
同年,乌鲁思去世后,王位先是由他的儿子脱黑脱乞牙(Tokhta-qiya)继承,后由另一个儿子帖木儿灭里(Timur-malik)继承。帖木儿刚返回河中,脱脱迷失又被帖木儿灭里打败。帖木儿再次帮脱脱迷失夺回了塞格纳克城,还借给他一支援军,脱脱迷失利用这支援军突袭敌人的冬季驻地(《帖木儿武功记》里记载的这处地名叫“Kala-Tal哈拉塔尔”),最终抓住了帖木儿灭里。这次胜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脱脱迷失因此登上了白帐汗国的王位(1377年-1378年冬)。
直到这个时候,脱脱迷失似乎还没有显露出任何过人的个人能力。据《帖木儿武功记》记载,他把自己能取得一步登天的成就,全归功于帖木儿的支持。但是,一旦成为白帐汗之后,脱脱迷失似乎变得格外活跃。他几乎马上就开始了对俄罗斯南部的蒙古帝国金帐汗国的**。1380年,在离亚速海岸不远的马里乌波尔地区的迦勒迦(或卡利米乌斯)河附近,脱脱迷失与金帐汗国的军事首领马麦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脱脱迷失获胜。因此,他的可汗地位得到了金帐汗国蒙古人的承认。于是,金帐汗国与白帐汗国在脱脱迷失手里重新统一起来,疆域几乎囊括了原术赤的全部领地。从此,脱脱迷失以伏尔加河下游河畔的萨莱为都城,统治着从锡尔河下游到德涅斯特河,从塞格纳克城与讹答剌到乞瓦(今基辅)门户之间的广大地区。至此,他作为那个时候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开始恢复成吉思汗一系先辈们的传统,派骑兵进行大规模的远征;入侵信奉***的罗斯,1382年8月纵火焚烧莫斯科,洗劫弗拉基米尔(Vladimir)、尤利(Yuriel)、莫扎伊斯克(Mozaisk)和其他一些罗斯城镇;立陶宛人试图阻挠蒙古人的进攻,却在波尔塔瓦附近被打败。自此,罗斯又被蒙古人统治了一个世纪。
接连获胜的脱脱迷失,被冲昏了头脑,他不愿意再当帖木儿这个政治上的暴发户的属臣。这两人相比,天差地别:首先从出身来讲,脱脱迷失是真正的成吉思汗后裔;而帖木儿是***,既没有显赫的身份背景,也没有明确合法的头衔。从掌握的权力来讲,脱脱迷失的权力无可争议,而且拥有西北各部(即草原战士)组成的大批后备军作为后盾。他是北方游牧民的统帅,相比之下,统治着河中地区与波斯的帖木儿只不过是一个塔吉克人。作为一个蒙古人,脱脱迷失一定能感受到,对四分之三的定居民来说,帖木儿这位***的养育者私底下有些轻视伊斯法罕和设拉子人民。脱脱迷失精力充沛、积极主动,有着杰出的能力,在蒙古人中以正义闻名。种种对比使脱脱迷失决定与帖木儿决裂。然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却是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因为他忘记了,自己当初之所以能够崛起,正是仰仗着这个***的帮助。更严重的是,他对帖木儿率领的军队的战斗力估计不足,这是一支特别难对付的军队。
脱脱迷失与自别儿哥以来的其他钦察汗们一样,也要求收复阿塞拜疆。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1260年到1330年,对于外高加索和波斯西北地区已经不再属于蒙古兀鲁思这一事实,萨莱的君主们从来都不愿意承认。所以,当苏丹阿合木·札剌儿统治着这一地区,而帖木儿还没有插手干预之前,脱脱迷失决定先采取行动。1385年,脱脱迷失取道失儿湾,攻占了桃里寺,劫掠了一番(1385年至13**年冬)。之后,他采取了蒙古人惯常的做法,带着战利品撤退,他走后,阿合木·札剌儿重新占领了桃里寺。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刚征服了波斯的帖木儿把阿塞拜疆并入了他的帝国(13**年)。这次兼并,导致了两个曾经的盟友彻底决裂,或者说,引起了脱脱迷失的不宣而战,他对曾经的恩人发起了突袭,差点儿抓住他。
13**年的冬天,帖木儿是在阿塞拜疆北部的卡拉巴赫省度过的。1387年春,他还没有离开,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脱脱迷失竟然越过打耳班关隘,直奔卡拉巴赫。当时驻扎在库拉河南岸巴尔德哈的帖木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只来得及派一支得力的前卫部队在库拉河北岸设防。这支小分队牵制着脱脱迷失的军队,他们刚支持不住,被打败,帖木儿的儿子米兰沙就率领援军赶到,很快扭转了形势,迫使脱脱迷失逃走。这次在处理战俘上,帖木儿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帖木儿对待俘虏的残忍是尽人皆知的,但这次当许多敌军俘虏被带到他面前时,他居然赦免了他们,不仅如此,还让他们带着食物和必要的装备回到了脱脱迷失那里。据《帖木儿武功记》记载,帖木儿始终把脱脱迷失“当儿子一样看待”,他以一种感伤而不是愤怒的语气指责了脱脱迷失。在对待突厥敌人和波斯敌人时,帖木儿的态度是冷酷、蔑视而严酷的,他报复他们,相比之下,他对待脱脱迷失的态度温和得多,这说明他仍然保留着对合法的成吉思汗一系权威的尊重。而实际上,推翻了成吉思汗创建的帝国,或者说取而代之的人,正是他。然而,从理论上来讲,他还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或许他心里也不敢承认这一点。他耍了各种花招,给他的突厥帝国披上蒙古正统的外衣,对成吉思汗的后裔(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精神的象征)表现出了惊人的尊重(尽管可能是非自愿的)。他可能也觉察到了,河中居民对北方游牧民怀有一种无意识的但深入内心的畏惧。
脱脱迷失不但对帖木儿的呼吁充耳不闻,还在他逗留波斯,帖木儿帝国的腹地河中空虚的时候,趁机进攻河中本土。1387年底,脱脱迷失在塞格纳克附近渡过锡尔河,进逼扫兰城;由于缺乏围攻的条件,他在城郊大肆破坏。帖木儿的次子乌马尔·沙黑竭力阻挡入侵者,但在讹答剌附近被打败,差点儿做了俘虏。事实上,这次遭到攻击的河中地区非常危险,因为一来这里几乎没有守军,二来其后方已经被盘踞在费尔干纳的来自蒙兀儿斯坦的游牧民占领。脱脱迷失的军队散布在河中各地,在所有不设防的城镇大肆劫掠,甚至冒险封锁了不花剌。他们一路破坏到了卡尔希郊区,甚至远达阿姆河两岸。
1388年2月初,帖木儿全速从波斯赶回。脱脱迷失不等他抵达,就已经退回到了白帐汗国所在的草原。1388年底,脱脱迷失在钦察草原上征集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帖木儿武功记》里说,这支军队里一些人来自罗斯)后,再次对河中展开了进攻。这次他绕道向东,从费尔干纳的忽毡附近开始进攻。帖木儿率领他所能征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的军队(人数较少)前去迎战,冒着刺骨的寒冷与风雪跟脱脱迷失作战,终于在13**年1月前后把他赶回到了锡尔河以北。但是,脱脱迷失仍继续在锡尔河中游北岸活动,围攻扫兰城,在雅西(Yasy)抢劫。但是,当帖木儿渡河来攻时,敌军又散开,逃到了草原深处。
有了以上这些经历,帖木儿意识到,脱脱迷失随时可能入侵河中,他不能再把精力继续消耗在对西亚的征服上。于是,他决定深入白帐汗国的草原,直接进攻敌人的老巢。1391年1月,帖木儿离开塔什干,却遇到了脱脱迷失派来议和的使者,使者献上骏马和猎鹰,传达了脱脱迷失不愿开战的意思。“他把猎鹰放在手腕上,注视着它,却没有一点热诚欢迎的样子。”有了1387年和1388年两次的遭遇后,帖木儿有理由推测脱脱迷失正在他祖先的领地上(即白帐草原、萨雷河流域、兀鲁塔山和图尔盖河流域)积极备战。所以,帖木儿决定向那个方向出击。他从雅西出发,朝着西北方向进军,经过荒凉的萨雷河下游,登上将萨雷河盆地和图尔盖盆地分开的兀鲁塔山。1391年4月底,“他爬上山顶,惊奇地看着这片广阔的大草原,它如海洋般碧绿”(引自《帖木儿武功记》)。但是,这里却完全看不到白帐汗人的踪影。原来脱脱迷失就像古代的匈奴人和***一样,在帖木儿到来之前,他早已跑得没影儿了。帖木儿的军队靠打猎补充食物,越过了这片辽阔的草原,抵达并渡过了吉兰乞克(Jilanchik,“Pétis de la Croix’s佩蒂斯·德·拉·克鲁瓦”译作“Ilanjouc”,流入贾曼阿克库尔)河。然后又渡过了卡拉图尔盖河,豪沃思(Howorth)认为他渡过的是《帖木儿武功记》里所说的阿塔合儿灰(Ataqaroghai)河,佩蒂斯则认为是阿纳哈儿浑(Anacargou)河。这个时候,帖木儿的军队离开塔什干已经有4个月了。5月6日至7日,为了获得食物,他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围猎。为了提振士气,帖木儿举行了一次严肃的阅兵式,他像在撒马尔罕校场上检验他的军队一样,一丝不苟。然而,帖木儿这次深入草原的行动实际上非常冒险,并且很有可能以灾难告终。如果脱脱迷失真的继续北撤,帖木儿的军队一路追击,那么最终会被拖垮,当他们在饥寒交迫之中垂死挣扎时,脱脱迷失就有了反攻并歼灭他们的机会。帖木儿确信敌人早已撤退,就朝着更远的西伯利亚进军。他从图尔盖出发,抵达托博尔河河源处(即今库斯塔奈地区)。最后,侦察兵们看到托博尔河的另一边有火光。然而,帖木儿渡过托博尔河后,却仍然一无所获。“所有被派出去的侦察兵都在这片荒野上毫无目的地漫游,没有发现人的踪迹,完全不了解敌情。”最后,帖木儿从一个俘虏那里得知,脱脱迷失躲在乌拉尔河地区。于是,帖木儿军队立即掉头西进,在奥尔斯克地区渡过押亦河(Yaik,或称乌拉尔河),抵达它的支流萨克马拉(Sakmara,豪沃思认为它就是《帖木儿武功记》里所说的“Semmur萨马尔”)河。脱脱迷失似乎已经在奥伦堡附近集合了他的队伍,但最终还是被帖木儿成功牵制住了。1391年6月9日,双方决战。豪沃思认为,这次决战的地点在索克河支流孔杜尔恰河的孔杜尔恰斯克(Kondurchinsk)附近,这里离萨马拉(今古比雪夫)不远,而据巴托尔德考证,战场极有可能就在孔杜尔恰河畔。激烈交战之后,脱脱迷失战败逃跑。他的军队遭到获胜的河中军队追击,前面又有伏尔加
河挡路,进退两难,最后死的死,抓的抓。
据《帖木儿武功记》记载,溃逃的脱脱迷失军队中有一部分人试图逃到伏尔加河中的岛上避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被帖木儿的巡逻队抓住了。《帖木儿武功记》里得意地描述了帖木儿的军队在伏尔加河畔的乌尔吐帕(Urtupa)平原上欢庆胜利的场景:“伏尔加河流域的这一地区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建立的帝国的所在地,他的继承者们总是住在这里。帖木儿心满意足地登上了他们的宝座。后宫最美丽的妇人坐在他的旁边,在座的首领们手里拿着酒杯,他们旁边坐着各自的妇人。所有的士兵们都参加了这场能让他们忘掉战争艰苦的盛会,一连二十六天,他们享受着所有指定的娱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付出了巨大努力,历帖木儿带军击败脱脱迷失率领的钦察汗国尽艰辛才取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之后,帖木
军队 儿却仅仅满足于摧毁了钦察汗国的中心地区,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巩固他的胜利成果。当然,他把钦察汗国原属地的权力和头衔授予了许多与脱脱迷失为敌的成吉思汗的后裔,已故乌鲁思可汗的孙子帖木儿·忽特鲁(Timur Qutlugh)就是其中之一。但帖木儿·忽特鲁实际上并不支持帖木儿,他虽然马上开始物色新的臣民,并把其中的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却没有把他们交给帖木儿,而是带着他们穿过草原走掉了。另一位名叫亦敌忽(Idiqu)的宗王,是术赤的后裔,他原本一直跟着帖木儿沾光,后来也开始玩着同样的把戏。亦敌忽负责组织一些钦察部落,然而一获得自由,他就开始另起炉灶了①。对于这些各有打算的宗王们,帖木儿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迫使他们重新归顺,而是心满意足地带着士兵们积聚起来的大量战利品,取道后来俄属突厥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返回了河中。
毫无疑问,帖木儿远征想要达成的唯一目标,无非是给金帐汗国的臣民们造成一定的恐惧,不再侵犯他的领地。一旦达到目的,他就对金帐汗国后续的发展不感兴趣了。结果,他一走,脱脱迷失很快就在金帐汗国复辟了。据巴托尔德研究,在一封写于1393年5月20日,从塔那(亚速)寄出的给波兰国王雅盖沃(Jagiello)的信里,脱脱迷失解释了自己的失败与复位:“帖木儿受到可汗的敌人们邀请,脱脱迷失后来才得知这一点,战争伊始,他被密谋者抛弃了。他的帝国因此陷入了混乱,但现在一切都恢复了正常。雅盖沃将免除贡赋。”1394年至1395年间,脱脱迷失与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苏丹巴尔库克结成了反帖木儿同盟。经过休养恢复之后,脱脱迷失试图进攻打耳班以南隶属于帖木儿帝国的失儿湾,但帖木儿一逼近,他们就放弃了进攻的打算。
脱脱迷失的再次入侵,促使帖木儿决定于1395年春季第二次远征金帐汗国。凭经验,他判断出横穿突厥斯坦抵达西伯利亚草原这条道路靠不住,而且非常消耗精力,于是决定取道高加索,直接进入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和阿斯特拉罕。在打耳班关隘以南的萨穆尔山,帖木儿接见了脱脱迷失派来的使者,使者转达了脱脱迷失的解释与道歉,但帖木儿很不满。他穿过打耳班关隘,于1395年4月15日在捷列克河岸进攻脱脱迷失的军队。帖木儿亲自上阵,像普通士兵一样作战,“他的箭已用完,矛也折断了,但剑仍在挥舞着”,他差点儿被杀死,又几乎被俘。但最后,战败的还是脱脱迷失,他逃到了喀山地区的保加尔王国。《帖木儿武功记》记载,帖木儿先遣队急速追击,他们即将追上脱脱迷失时,他已经消失在了这片森林地带。追击者们在返回的路上,沿途劫掠,抢劫“金、银、皮毛、红宝石、珍珠,还掳走了青年男子和美女”。帖木儿本人则继续北上,一直来到顿河上游的叶列茨城(Yelets,处在蒙古人的钦察汗国与斯拉夫人的莫斯科公国边境交界处)。与《帖木儿武功记》中所认定的事实不同,帖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儿并没有进攻莫斯科公国,相反,他在到达叶列茨城后,又于1395年8月26日出城,沿原路南归。在顿河河口,他来到了热那亚与威尼斯商人们经常出没的商业中心塔那城(亚速)。热那亚与威尼斯商人们的代表团带着礼物前去拜见帖木儿,轻信了他的承诺。结果却证明他们完全信错了人,因为除了***得到赦免外,所有的基督徒都沦为奴隶,他们的商店、账房、教堂和领事馆全被摧毁。克里米亚的热那亚殖民区与中亚之间的贸易因此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帖木儿离开这里,继续前往库班,劫掠切尔克斯人(Circassians)的聚居地,然后进入高加索地区,入侵阿兰人(今奥塞梯人的祖先)的领地。尽管阿兰人住在人迹罕至的峡谷之中,周围全是森林,难以通行,但还是没能逃过被毁灭的命运。1395年至1396年冬天,帖木儿来到伏尔加河河口,摧毁了哈吉·答剌罕城(Ha**i-tarkhan,后来叫“Astrakhan阿斯特拉罕”),放火烧了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巴托尔德认为,特里斯圣科(Tereshcenko)在阿赫图巴河边的察列甫发现的那些无头、缺胳膊少腿儿的尸骨,正是帖木儿的这次暴行造成的。《帖木儿武功记》里简单提了一下,萨莱城被焚后,幸存的市民们冒着刺骨的寒冷,像羊群一样被帖木儿的士兵们驱赶着。1396年春,帖木儿经打耳班关隘回到波斯。
帖木儿摧毁了钦察草原。由于塔那和萨莱城被毁掉,欧洲与中亚之间的商业贸易遭受了致命的打击。马可·波罗笔下的古代内陆通道,被帖木儿封锁了,他还抹去了成吉思汗征服留下的那些可能对欧洲有利的痕迹。帖木儿摧毁了钦察草原上的一切,就像他在其他地方所做的那样,然而征服的结果依然不能维持。他刚返回波斯,脱脱迷失马上又登上了金帐汗国的王位。巴托尔德摘录了伊本·哈贾尔·阿斯卡拉尼的一段引文,说明1396年9月至1397年10月间,脱脱迷失一直在与克里米亚的热那亚殖民者交战。与此同时,他的对手帖木儿忽特鲁时刻觊觎着他的王位,而亦敌忽也加入了对他的王权的争夺战中。这场新的战争最终导致金帐汗国走向没落,关于战争的情况,伊本·阿拉布沙有叙述。这几位王位争夺者的较量,以帖木儿忽特鲁的胜利告终,至少他的胜利维持了几年。他觉得,为了谨慎起见,应该承认与帖木儿的臣属关系,于是,派使者觐见帖木儿。1398年8月17日,帖木儿接见了他。被打败的脱脱迷失,逃到立陶宛大公维托夫特(Vitovt)那里寻求庇护。维托夫特支持他的事业,然而,1399年8月13日,脱脱迷失在第聂伯河支流沃尔斯克拉河畔被帖木儿忽特鲁打败。
脱脱迷失被迫四处流亡,只好派使者去帖木儿那里求和,试图重新得到他的眷顾。1405年1月,脱脱迷失派去的使者在讹答剌受到帖木儿的接见。对这位不知感恩的朋友,帖木儿总有些手软,据说他答应再次帮助他复位,但这件事最终因为脱脱迷失的去世而不了了之。杀死脱脱迷失的正是帖木儿·忽特鲁的弟弟沙狄别乞(Shadi-beg,继承钦察汗位,约1400年-1407年在位)的手下。据俄文史料记载,1406年,脱脱迷失逃到了西伯利亚的秋明,被沙狄别乞的军队杀死。
①亦敌忽的这段插曲在伊本·阿拉布沙的书里有完整记载(第82页-第84页)。伊本·阿拉布沙本能地记恨帖木儿,看到帖木儿被亦敌忽骗了,他非常解恨。但与他相反的是,谢里夫丁的书里(Ⅱ,第124页)记载,亦敌忽在帖木儿第一次对“俄罗斯作战”时“逃之夭夭”了,伊本·阿拉布沙似乎把这件事放在了第二次与俄罗斯发生战争之后,或者说,他混淆了两次远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