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的伊拉克阿只迷、阿塞拜疆和八哈塔,隶属于札剌儿人建立的蒙古王朝,统治者是苏丹阿合木·札剌儿·伊本·乌畏思。阿合木是一个典型的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被改造的蒙古贵族,就像12世纪的塞尔柱人和花剌子模沙赫一样,他已经变成了阿拉伯-波斯式的苏丹,他是一个“残暴的、背信弃义的专制君主,但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武士,并且是学者和诗人的保护者”。他的政权是在杀死了哥哥忽辛(1382年)后夺取的,后分别于1383年和1384年先后打败了其他的兄弟。当帖木儿进军伊拉克阿只迷时,当时阿合木正在这里的主要城市苏丹尼耶,听到他攻来的消息,急忙逃走,帖木儿在苏丹尼耶设立了自己的宫廷。逃走的阿合木·札剌儿躲进了桃里寺城,但帖木儿并没有追击他,而是经阿莫勒和萨里回到了撒马尔罕(1385年)。每次战役结束后,他都习惯先在这里休息一阵子。
直到13**年,帖木儿才开始征服波斯西部,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他给自己的出征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出于虔诚,忍不住要惩罚那些抢劫了**的商旅们的洛雷斯坦山民。这位征服者的确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维护治安的行动,“大批土匪被俘获,他把他们从山顶上往下推”。帖木儿继续前进,进入阿塞拜疆,抵达桃里寺,早在他进城之前,阿合木·札剌儿已经逃走了,逃到了八哈塔。帖木儿在桃里寺城举行了觐见礼,13**年整个夏天,他都待在这里,之后,他继续前进,经纳希切万入侵谷儿只。
由于谷儿只人信奉***,所以,帖木儿能够给他的战争披上**的色彩。他摧毁了卡尔斯城不久,于13**年冬,强行攻占了梯弗里斯城,并将谷儿只国王巴格拉特五世囚禁在这里。不久,巴格拉特五世假装皈依***教,才被释放。
离开谷儿只,帖木儿回到他的冬季驻地,位于库拉河下游草原的卡拉巴赫。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受他保护的钦察汗脱脱迷失竟然会在这里对他发动突袭。1387年初,脱脱迷失率大军越过打耳班关隘,与帖木儿争夺阿塞拜疆。双方在库拉河北岸大战了一场。帖木儿派去的军团一开始作战失利,被脱脱迷失的军队打败,但随着他儿子米兰沙率领援军赶到,敌人很快被打退回打耳班以北。帖木儿在惩罚阿富汗人与波斯人时,毫不手软,然而在对待战败的钦察汗军队时,他却表现得异常仁慈,不仅把所有的战俘还给了钦察汗,而且他对这个发动叛乱的钦察汗只是像个父亲一样批评了。可见,这个突然发迹的***,对以脱脱迷失为代表的正统成吉思汗家系仍然怀着一种敬畏之情。
帖木儿在哥克察湖岸边举行了觐见礼之后,开始征服当时已经被一些土库曼埃米尔们瓜分的大亚美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亚的西部地区。《帖木儿武功记》评价他们都是优秀的***,但帖木儿以这些土库曼人曾袭击了**的商旅为理由,主张对他们发起**。他在一天之内,就拿下了埃尔祖鲁姆城(Erzerum)。埃尔津詹的君主土库曼埃米尔塔黑屯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向帖木儿称臣。接着,帖木儿派他的儿子米兰沙前往穆什和库尔德斯坦,攻打哈拉·马合木·吐穆斯统治下的土库曼黑羊王朝(喀喇科雍鲁王朝)。帖木儿亲自洗劫了穆什地区,但土库曼人逃到了易守难攻的峡谷里。
帖木儿占领了凡城,将城里的居民们扔下了悬崖。结束了对亚美尼亚的征服后,帖木儿进军穆扎法尔王朝统治下的法尔斯(设拉子)、伊斯法罕和起儿漫等国。穆扎法尔王朝统治者,那位在伊本·阿拉布沙的笔下几乎完美无缺(除了弄瞎了年迈的父亲还把他囚禁至死外)的沙赫·舒贾,在城陷前不久被帖木儿召去归顺。由于他痛快地承认了帖木儿的宗主权,所以他的领地没有被侵占。沙赫·舒贾后来在首府设拉子去世,他把设拉子与法尔斯留给了儿子扎因·阿比丁(Zain al-‘Abidin),而他的弟弟阿合木则得到了起儿漫的统治权,他的侄子沙赫·叶海亚(Shah Yahya)与沙赫·曼苏尔(Shah Mansur)为了得到伊斯法罕与耶斯特而发生了争执(最后,前者把持着耶斯特,后者最终掌握了伊斯法罕)。沙赫·舒贾去世前,曾把自己的家族置于帖木儿的保护之下。尽管遗嘱(《帖木儿武功记》声称复原了这封遗嘱的内容)里充满了自信的语调,但显然,写遗嘱的人并不能让人放心。
事实上,帖木儿抓住了沙赫·舒贾去世的时机,很快(1387年10月-11月)对穆扎法尔王朝领地发起了攻击,经哈马丹直逼伊斯法罕。伊斯法罕的穆扎法尔王朝总督穆扎菲·喀什急忙打开城门,迎接帖木儿,帖木儿胜利进城,之后在城郊扎营。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然而到了晚上,市民们暴动,杀死了帖木儿派去的收税官和他们能够抓到的所有河中士兵。帖木儿暴怒,下令全城***,每一支部队都必须为总的目标人数提供固定数量的人头。为帖木儿的行为加以辩解的官方著作《帖木儿武功记》里说,砍掉的人头有七万,“这些人头堆在伊斯法罕的城墙外,后来在城里各处建起了人头塔”。成吉思汗时期的历史学家们,曾描述过1221年成吉思汗在巴里黑、赫拉特和加兹尼的***场景,相比之下,伊本·阿拉布沙对这次帖木儿在伊斯法罕屠城的恐怖场景的描述要可怕得多。早期的蒙古人只是单纯的未开化的人,而帖木儿则是一个有文化的***,他极其热爱波斯的诗歌,却一手摧毁了波斯文明之花;他是虔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洗劫了***世界的各个首府。
帖木儿把伊斯法罕变成了屠杀场,然后离开这里,进军设拉子,在他进城之前,穆扎法尔王朝的王公扎因·阿比丁已经逃走了。这座城市笼罩在恐怖之中,惊恐万分的设拉子城民们尽力安抚帖木儿,避免激怒他,帖木儿在这里举行了觐见礼。穆扎法尔王朝的起儿漫和耶斯特的统治者沙赫·阿合木与沙赫·叶海亚诚惶诚恐地赶来行礼,“亲吻皇家地毯”。作为回报,帖木儿让阿合木继续统治着起儿漫,而叶海亚也继续占有法尔斯。帖木儿只把技术最高超的设拉子工匠们带回了撒马尔罕,让他们负责装修他的都城。
1387年底,钦察汗入侵河中地区,帖木儿不得不赶回撒马尔罕,直到1392年才重返波斯,自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战争(1392年-1396年)。帖木儿返回波斯打的第一仗的战场在马赞达兰。他从赛义德王朝的一个地**权手里夺取了阿莫勒、萨里和麦什德萨尔(Meshed-i-Sar,即“Babulsar巴布尔萨尔”),在这个陌生国度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用火开辟出了几条小径。帖木儿极力促使当地信奉***教什叶派的居民(他们的信仰仍然受到了伊斯玛仪派残余势力的侵蚀)皈依正统的逊尼派。他在马赞达兰过冬之后,取道内哈万德(Nehavend),前往洛雷斯坦,惩罚当地那些劫掠成性的洛雷人(Lur)。接着,他沿着迪兹富勒(Dizful)去往舒什塔尔(Shushtar)的道路行军,继续去征服作乱反叛的穆扎法尔王朝。
尽管帖木儿放过了穆扎法尔王朝的王公沙赫·曼苏尔(他比其他人有活力得多),但曼苏尔跟他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不可靠,而且他比其他人更积极、活力十足而充满勇气,甚至敢于反对帖木儿。为了反对帖木儿,他把自己的竞争对手都赶下了台,先是让他的堂兄扎因·阿比丁变成了瞎子;接着把他的兄弟叶海亚从设拉子赶到了耶斯特;后来,他又夺取了连同伊斯法罕在内的设拉子,并定都设拉子,从而将先祖们传下来的领地重新归于统一。1393年4月,帖木儿在舒什塔尔集合军队,直奔设拉子。5月初,在行军途中,帖木儿顺便攻占了一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喀喇伊舍弗德(Qal’ai-Sefid)堡。曼苏尔出城迎战,在城郊跟帖木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这位穆扎法尔王朝的王子,凭着过人的勇气,突破了河中军人组成的护卫队列,直奔帖木儿,他的剑两次砍到了帖木儿,但被对手坚硬的头盔挡住了。帖木儿没有受伤,但曼苏尔最终被杀。据说,曼苏尔的头是被帖木儿年仅十七岁的儿子沙哈鲁砍下的,还被扔到了胜利者帖木儿的脚下(1393年5月)。
帖木儿胜利进入设拉子,他不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求得到这座古代名城里所有的财宝,还要求城民给予巨额战争赔偿。“他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饮宴欢庆,”《帖木儿武功记》里记载了庆祝胜利的情形,言辞间不无得意,“管风琴和竖琴不停地演奏,城里的美女们奉上金酒杯,杯子里斟满了设拉子出产的红酒佳酿。”穆扎法尔王朝幸存下来的统治者--起儿漫国王沙赫·阿合木与耶斯特国王沙赫·叶海亚,匆忙赶来朝见帖木儿,两人的态度无比谦卑。然而,不久,帖木儿几乎处死了穆扎法尔王室的所有成员,收回他们的封地,分给自己的部下。帖木儿从法尔斯掳了不少工匠和文人送往撒马尔罕,他想把撒马尔罕打造成亚洲之都。
1393年6月,帖木儿离开设拉子,前往伊斯法罕和哈马丹,并在那里举行了觐见礼。紧接着,他的下一场征战拉开了序幕,目的是要从苏丹阿合木·札剌儿(札剌儿蒙古王朝的最后一位代表)手里夺取八哈塔和阿拉伯的伊拉克。10月初,帖木儿进逼八哈塔,兵临城下,阿合木·札剌儿早已向西逃走。帖木儿派米兰沙领兵追击,差点儿在卡尔巴拉附近逮住阿合木,但被他设计逃脱了。阿合木逃到了埃及,得到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巴尔库克(Barquq)收留。由于阿合木逃走,八哈塔不战而降,帖木儿顺利进城。“鞑靼军队,”《帖木儿武功记》歌颂道,“势不可当地扑向伊拉克,他们占领了郊野,并迅速向四面八方扩展,尽情地掠夺,随心所欲地破坏”。帖木儿在八哈塔放松了三个月,他“住在底格里斯河畔舒适的宫殿里,过着惬意的生活”。
休整完毕,帖木儿返回北方。返回的途中,他攻克了提克里特要塞,然后进攻库尔德斯坦和迪亚巴克尔两省的要塞。在这场战役中,帖木儿失去了次子乌马尔·沙黑(‘Umar-shaikh),他于1394年2月在库尔德的一座城堡前被箭射中身亡。经历了艰苦的攻坚战,帖木儿终于在1394年3月占领了马尔丁,又攻陷了阿米德(即迪亚巴克尔),然后北上,进入大亚美尼亚,赶走了穆什的黑羊部首领、土库曼人哈拉·优素福。1394年底,帖木儿取道凡湖,进攻谷儿只。
1395年,帖木儿越过高加索,攻打俄罗斯南部的钦察汗。这时候,他的第三个儿子,正在纳希切万附近围攻阿林加克(Alinjaq)的米兰沙,被谷儿只人打败。1399年,帖木儿返回高加索,为了替米兰沙报仇,他彻底破坏了谷儿只东部的卡希什(Kakheth)地区。1400年春,帖木儿进军梯弗里斯,对这里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报复,他派驻当地的守军,彻底洗劫梯弗里斯,国王乔治六世逃进了山里。1401年,作为对他缴纳贡赋的回报,帖木儿宽恕了他。但1403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帖木儿再次返回梯弗里斯,进行大肆破坏,毁掉了大约700个大村庄和小城镇,大肆屠杀百姓,还拆毁了梯弗里斯所有的***教堂。回过头看看前面提到过的13世纪的蒙古人,那个时候成吉思汗的后裔们统治下的蒙古入侵已经没那么残忍,因为蒙古人仅仅是未开化的人,过去几个世纪里,他们大肆屠杀,纯粹是因为对定居民无知,杀人成了游牧民对待定居民的惯有方式。而残忍的帖木儿,又给***增加了宗教杀戮的色彩,他杀人是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帖木儿身上综合了蒙古人的野蛮与***的狂热,这可能是史无前例的,他的屠杀象征着以责任和神圣使命为代表的抽象意识形态所引起的屠杀,这是一种比原始屠杀更为高级的形式。
前苏丹阿合木·札剌儿与土库曼首领、黑羊部埃米尔哈拉·优素福,对帖木儿在波斯的统治进行了最后的抵抗。1393年12月至1394年1月,阿合木·札剌儿被帖木儿赶出了八哈塔,之后逃到埃及,躲到了马穆鲁克苏丹巴尔库克那里。帖木儿的军队撤走后,阿合木在巴尔库克的帮助下,于同年(1394年)在八哈塔复辟。当然,阿合木之所以能够一直在巴哈塔待到1401年,不光是因为巴尔库克帮助他复位,还因为当时帖木儿正好在其他地方作战,无暇分身,再加上黑羊部埃米尔哈拉·优素福给予了一定支持。1401年,帖木儿返回阿拉伯的伊拉克,阿合木·札剌儿闻讯又逃到了马穆鲁克那里避难,但他的大臣们自愿留下来保卫八哈塔,守城的将士们拼死一战。但当年7月10日,八哈塔仍然被帖木儿攻陷,他进行了残酷的报复。七年前,帖木儿曾给予过八哈塔些许仁慈的对待,然而现在,他下令在全城展开***。谢里夫丁在《帖木儿武功记》里写道,每个士兵都被要求砍掉一颗人头,伊本·阿拉布沙说是两颗。在这场***中,全城的居民都被杀掉了,有幸得到赦免的只是一些文人,他们甚至还得到了荣誉之袍,因为帖木儿在文学上有一定修养。与***相伴随的还有毁城,城里所有的建筑,除了清真寺之外,全都被拆毁了。至于这次究竟杀了多少人,据伊本·阿拉布沙估计数量达到了9万。7月的伊拉克天气炎热,在烈日之下,堆积起来的尸体很快腐烂,引起了流行病,迫使这位胜利者急忙撤走。
在帖木儿与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Bajazet)交战期间,顽固的阿合木·札剌儿趁机又返回了八哈塔,但很快他被过去的盟友哈拉·优素福打败,并被赶出了八哈塔。1403年,帖木儿的孙子阿布·巴克尔率领军队,对八哈塔发起新的攻击,赶走了哈拉·优素福。阿合木·札剌儿与哈拉·优素福被赶出八哈塔之后,都逃到了埃及,直到帖木儿去世后才返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