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征服波斯东部(1/5)

当帖木儿在河中地区建立起他的王国(虽然扮作成吉思汗家族建立的汗国之一,但实际上是突厥王国)之后,突厥-蒙古人与波斯的塔吉克人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

陷入大分裂之中的波斯,无力保护人民,波斯百姓们将任由第一位意志坚定的入侵者摆布。在成吉思汗的时代,他面对的至少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即统治着从喀布尔到哈马丹的广大地区的花剌子模帝国。与此相反,出现在帖木儿面前的是四个或五个相互敌对的政权,这几个政权是在肆意瓜分了原旭烈兀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的统治者极不团结,彼此对立,从没想过要联手对付***。居住在阿富汗赫拉特城的克尔特人,信奉***教逊尼派。他们与信奉***教什叶派的波斯人撒卜兹瓦儿的赛尔巴朵尔人是死对头。法尔斯的阿拉伯-波斯人建立的穆扎法尔王朝,与统治着桃里寺和八哈塔的蒙古札剌儿王朝是对手。此外,在穆扎法尔王室中,儿子们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父亲弄瞎,王子们彼此敌对,相互背叛,他们常常为了得到一块小小的领地而发生内战。帖木儿发现,过去作战中让他倍感吃力的对手,蒙兀儿斯坦和钦察汗国的游牧民,如今却落入了他的掌控之中。1380年的波斯简直是在等待着他前去征服。

事实上,自从旭烈兀汗国崩溃以后,波斯很快就感受到了河中***威逼的分量。1351年,河中首领、著名的埃米尔迦兹罕开始围攻赫拉特,并把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6征服波斯东部(2/5)

朝的克尔特王室降为属臣。帖木儿采取了同样的行动。1380年,帖木儿召开库里勒台,要求赫拉特的国王(或称马立克)嘉泰丁二世皮尔·阿里以属臣的身份出席。当时的赫拉特国王是穆兹丁·侯赛因的儿子嘉泰丁二世(1370年-1381年在位),他是克尔特王朝的第七代国王。他虽然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却没有继承他父亲和先辈们在政治上的适应性,他们曾凭借着这种适应性,在旭烈兀的历次征战中屹立不倒,后来又得到了迦兹罕的承认。然而嘉泰丁二世却连宣布投降都不及时。1381年春,帖木儿进军赫拉特。当时嘉泰丁刚从波斯的另一个政权,即赛尔巴朵尔人手里夺取了尼沙普尔。克尔特人与赛尔巴朵尔人之间的这场战争,使呼罗珊地区的政局更加动荡而混乱。此外,嘉泰丁的弟弟(他当时镇守着赫拉特南部的萨拉赫斯要塞),主动向帖木儿投降,“并得到了亲吻帝王地毯的荣耀”。赫拉特东北方的布申格要塞被帖木儿攻陷,嘉泰丁固守在赫拉特城里,坚决不出来,负责守城的是来自古尔地区的阿富汗人组成的军队,这些阿富汗人粗野好战,一致主张抵抗敌人的入侵,甚至还组织了一次突袭。但是,为了保护自己装饰着来自卡尚的精美陶瓷的家园不被战火毁坏,城里人要求和平,拒绝战斗。嘉泰丁只好选择投降,帖木儿欣然接受,还赐予他“亲吻宝座的地毯的荣耀”,但条件是帖木儿本人必须得到赫拉特城里的所有财富。

(本章未完,请翻页)

6征服波斯东部(3/5)

当时镇守着坚不可摧的阿曼科赫堡(或伊斯卡察堡)的守将,是嘉泰丁的一个儿子,他也在父亲的规劝下投降了帖木儿。

帖木儿让嘉泰丁继续留在赫拉特担任名义上的统治者,不过被拆掉了城墙的赫拉特城只不过是帖木儿帝国的一块属地而已。嘉泰丁本人地位下降,成为卑微的属臣,搬到帖木儿指定的撒马尔罕边境居住。这种原本极有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的局势,被一群来自古尔的阿富汗土匪打破了。1382年底,一群阿富汗土匪在赫拉特人的帮助下攻占了赫拉特。但这次叛乱很快就被帖木儿的第三个儿子米兰沙王子残酷地镇压了,砍下的头颅堆成了几座塔。关于这一事件的结果,《帖木儿武功记》里有简要的记述,事情结束后,嘉泰丁和他的家人被怀疑是叛军同谋,帖木儿勒令他们自杀。克尔特人统治了赫拉特城近130年,熟练地在历次入侵与洗劫中幸存了下来,然而随着嘉泰丁的自杀,克尔特人在阿富汗建立的王朝最终灭亡。

1381年,推翻了克尔特人的统治、征服了赫拉特的帖木儿,开始向呼罗珊东部进军。当时,阿里·穆雅德(13**年-1381年在位)统治下的赛尔巴朵尔公国(定都撒卜兹瓦尔)与马赞达兰,正在争夺这一地区。包括阿斯泰拉巴德(Asterabad,今伊朗戈尔甘)、比斯坦(Bistam)、达姆甘和西模娘在内的地区,都是马赞达兰的领土,而当时的统治者是投机分子埃米尔·瓦利(自秃

(本章未完,请翻页)

6征服波斯东部(4/5)

花帖木儿去世后,他自立为王,1360年-1384年在位)。此外,这一地区还有第三位统治者阿里,他的领地在克拉特和图斯。当帖木儿逼近时,阿里主动归顺于他。阿里·穆雅德希望借助帖木儿的力量摆脱埃米尔·瓦利的威胁,于是,他对这位征服者表示了欢迎,还在撒卜兹瓦尔向他表达了效忠的意愿,并宣布自己是他的臣民(1381年)。从此,阿里一直依附于帖木儿,直到13**年在为他作战时去世。帖木儿围攻了伊斯法拉(Isfarain),不久就从瓦利手里夺取了这座城,接着摧毁了它。

后来,在继续征服波斯之前,帖木儿回到撒马尔罕短暂待了一阵子。1381年至1382年冬天,帖木儿把阿里围困在了他的老巢克拉特城里,再次迫使他归附。不久,阿里被送到河中地区处决(1382年)。帖木儿继续攻打统治着朱尔柬(Jurjan)和马赞达兰的埃米尔·瓦利,直到瓦利派人纳贡,他才休战。

1383年,由于撒卜兹瓦儿反叛,帖木儿从撒马尔罕重返波斯,对这座城市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惩罚。他“让近两千名俘虏一个压在另一个身上,层层叠起来,再用泥和砖把他们活活地砌成塔”。发生叛乱的锡斯坦,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我们士兵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山,他们的头被垒成了几座塔。”在锡斯坦的首府扎兰季,帖木儿“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处死,从百岁老人到襁褓中的婴儿无一幸免”。更严重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6征服波斯东部(5/5)

帖木儿毁掉了锡斯坦农村的灌溉系统,把这里变成了荒地。“他们来到赫尔曼德河岸,破坏了鲁斯塔姆大坝,这座古代工程的遗迹没有保留下来”。***和大肆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影响至今,直至今天,来到扎兰季的游人仍然会觉得这里很荒凉。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人所开创的事业,正在由帖木儿王朝的首领们完成。他们继承了祖先的游牧生活,对占领区进行了有系统的破坏。大面积的耕地被毁掉,变成了草原,农业遭到破坏。中亚地区尤其是伊朗高原上的地理环境,有它自身的特点,这里原本就缺少水源和树木,要保住水源必须辛勤地栽培树木,而要保住耕地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斗。然而,游牧征服者砍掉了这里宝贵的树木,珍稀的水源流入了沼泽,蔬菜因为缺水而枯死,耕地变成了沙漠。这些征服者们无意中扮演了积极促进中亚“沙漠化”进程的推手。

帖木儿离开锡斯坦,进入阿富汗地区,夺取了坎大哈(1383年)。看来他非常热爱撒马尔罕,在这里休息了三个月之后,才返回波斯,跟马赞达兰国王瓦利做个了断。埃米尔·瓦利英勇保卫从阿特列克河到森林深处的每一寸土地。实际上,他有一天晚上偷袭帖木儿营地,差点儿成功。但是,最后占了上风的还是帖木儿。1384年,帖木儿攻占了瓦利的首府阿斯泰拉巴德,屠杀了全城百姓,“连**的婴儿也没能幸免”,瓦利逃往阿塞拜疆。后来,帖木儿进入了伊拉克阿只迷。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