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拔都和别儿哥(1/5)

接下来,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金帐汉国的情况。作为成吉思汗长支之首(斡儿答无疑也承认这一点),钦察汗拔都从1227年至1255年在位期间,对蒙古的常规政策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不得不提的是,他从来没有提过要成为大汗。开始的时候,他甚至尊重祖父成吉思汗把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传给窝阔台家族的决定。至于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弃权行为,恐怕还得归结于术赤的出身有疑点。成吉思汗的妻子、四位宗王的母亲孛儿帖曾被一位鞑靼首领劫持,那时候她正怀着术赤。关于术赤的身份是否合法的问题,似乎被故意忽略了。前面曾提到过,成吉思汗对长子术赤缺乏感情;在玉龙杰赤围攻战结束之后,术赤有一些奇怪的举动,他从此留在位于图尔盖、恩巴河和乌拉尔河流域的封地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五年,再也没有参与成吉思汗的各次征战。到最后,他们父子之间的冲突几乎到了外界都知道的地步。因此,这些情况注定了术赤家族最初的地位并不起眼,影响有限。

1250年至1251年,在拔都的作用下,窝阔台家族垮台,拖雷家族的成员继位,他为自己家族报了仇。1250年,在阿拉喀马克的战事中,拔都的加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251年他派自己的弟弟别儿哥去蒙古,扶持拖雷的儿子蒙哥即位。蒙哥当然没有忘记拔都的恩情,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继承王位,拔都功不可没。1254年他对卢布鲁克说,他与拔都的权力,就像阳光一样普照整个世界,这句话似乎暗示着他与拔都共同统治着帝国。卢布鲁克发现,拔都的特使们在蒙哥那里,比蒙哥的大使们在拔都那里得到的敬重更多。就像巴托尔德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1251年至1255年,蒙古帝国实际上被大汗蒙哥与“老大哥”拔都瓜分了,两大势力范围的划分以楚河和怛逻斯河之间的草原为界。在成吉思汗家族的其他成员中,拔都享有最高仲裁者的地位,而且他还是大汗的拥立者。世人对于拔都的评价众说不一:蒙古人把他叫作“赛因汗(好汗)”,称赞他的善良和慷慨;但在***世界,他似乎被看作是灾难制造者,1237年至1241年,他煽动蒙古人在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战役中制造的那些难以形容的种种暴行,都体现了这一点。普兰·迦儿宾摘录了人们对他的矛盾评价:“他对待自己人非常温和、和蔼、慈祥,但对敌人非常残酷。”

1237年至1241年,蒙古人征服欧洲的战争,从斯拉夫人聚居的俄罗斯、波兰、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扩展到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成吉思汗家族的各支都派代表参加了这场战争,战争组织对拔都尤其有利。拔都是全军的总指挥,至少形式上是这样的(负责战略指导的虽然是速不台,但名义上的统帅是拔都),结果,只有他一个人从战争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因为这场战争不仅打败了最后一批钦察***,而且征服了里亚赞、苏兹达尔、特维尔、基辅和加利奇等各罗斯公国,它们从此直至后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金帐汗国的属国。而且直至15世纪末,这些属国的王公们都是金帐汗国的可汗严格的封臣,可汗能够随意废立罗斯王公,而这些王公们都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

2拔都和别儿哥(2/5)

须到伏尔加河下游的汗帐拜见可汗,“在可汗面前磕头”。对可汗的这种谦卑,始于弗拉基米尔的大公雅罗斯拉夫,他于1243年第一次朝觐拔都,表示愿意效忠,拔都也承认他是“罗斯诸王公之首”。1250年加利奇王公(他于1255年取得王公称号)丹尼勒也来拜见拔都,称臣,还要求拔都为他举行授职仪式。雅罗斯拉夫的儿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Alexander Nevsky,1252年-1263年在位)在继位之后,出于各种考虑,至少是希望能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对付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敌人,而充分利用了蒙古汗国的这种严格的保护关系。可见,接受这种奴役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帮助国家度过困境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莫斯科公国才会一直甘愿臣属于蒙古人,直到15世纪末,伊凡三世改变了这种局势。

金帐汗国的历史与其他几个蒙古汗国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其他被征服的地区,蒙古人在不同程度上适应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并从被征服地吸取了教训。以大汗和伊利汗为代表的蒙古人融入了环境,忽必烈以及他的后裔们生活在汉地,都成了中国人;旭烈兀的后代们,生活在波斯的合赞、完者都和不赛因等成了波斯的苏丹。而他们的堂兄弟钦察汗则坚持蒙古人的传统,这些生活在俄罗斯南部地区的可汗们,并没有被斯拉夫-拜占庭文明同化,变成罗斯人,而是传承了钦察突厥游牧部落的特点。因此,他们只是没有历史或缺失了回忆的“库曼”***(或称“波洛伏齐人”),他们似乎没有在俄罗斯草原上旅居过。钦察汗们的***化,于事无补,丝毫没有改变这种形势,这种做法从历史的角度看,显得非常肤浅,而放眼整个欧洲,他们又是被孤立的一群。***化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学会分享古波斯和古埃及的文明,反而使他们最终与西方世界隔绝开来,成为在欧洲的土地上扎营的外国人(就像后来的奥斯曼人一样),永远没有被同化。在金帐汗国存在期间,亚洲的地界是从基辅南郊开始的。普兰·迦儿宾与卢布鲁克的描述,充分体现了拔都汗国给所有见过它的西方人留下的印象,他们感觉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相比之下,10世纪的可萨***比术赤的后裔更西方化。

无论如何人们必须认识到,事情的发展不是只有一种方向,它很有可能走向另一方向。不管卢布鲁克怎么想(景教教士们的无知和酗酒使他受到了极大震动,因此他不可能对景教在蒙古帝国政治上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影响已经在拔都的家族中扎下了根。据亚美尼亚史学家乞剌可斯、叙利亚史学家巴赫布拉攸斯,以及***朱兹贾尼与志费尼的一致观点,拔都的儿子撒里答信奉景教,尽管方济各会相关资料的记载正好相反。这位信奉景教的王子原本是要继承父亲的汗位的,只不过因为一些意外而与王位失之交臂。1255年,享年48岁的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汗帐中去世,这时候撒里答正在蒙古帝国蒙古朝觐父亲的朋友蒙哥。大汗蒙哥任命撒里答为新的钦察汗,但他在返

回汗国的途中(有可能是在伏尔加河河畔)去世了。后来,蒙哥指定年轻的王子乌剌黑赤(Ulaqchi,志费尼认

(本章未完,请翻页)

2拔都和别儿哥(3/5)

为他是撒里答的儿子,而拉施特则认为是弟弟)接替了他。而摄政权则掌握在拔都的遗孀博剌克斤(Boraqchin)手里。但乌剌黑赤很可能在1257年去世了,拔都的弟弟别儿哥继任为钦察汗。

别儿哥统治时期(大约从1257年至1266年),他对汗国发展方向的重新界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撒里答在世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测(尽管卢布鲁克并不是这么看),***将受到王室的保护,但别儿哥更倾向于***教,这倒不是说他要彻底改变成吉思汗的后裔特有的对蒙古人所信仰的各种宗教的包容政策。比如,他的子民所信仰的景教,他当然不会禁止。但他更偏向于***,尤其是在处理对外事务的时候。说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巴托尔德的阐述,他认为以上事实反映了***教开始在钦察汗国占据重要地位。

前面已经讲过,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之间爆发了内战,别儿哥也参战了。他支持阿里不哥反对忽必烈,虽然他没有给阿里不哥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有效帮助。后来他又与察合台汗阿鲁忽之间发生了战争,但他不但没有获胜,反而在1262年至1265年间被阿鲁忽把原属于他的花剌子模抢占了去。在此之前,花剌子模一直被看作是钦察汗国的领地,从此之后成了察合台汗国的一部分。不久(在1266年前),阿鲁忽又从别儿哥(或别儿哥的兄弟斡儿答)手里夺取并摧毁了位于锡尔河中游北岸的讹答剌要塞,它是商旅们往来的重要中转站。至此,察合台汗国牺牲了术赤后裔们的利益,将楚河以西的草原吞并。这时候,别儿哥的军队正忙于在高加索参战,没有精力反击阿鲁忽。

或许别儿哥对***的同情并没有导致他与波斯的伊利汗旭烈兀之间的决裂,尽管如此,但就像波斯的历史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它在关键时刻为外交行为提供了借口。据波斯史学家们记载,钦察汗曾指责过旭烈兀屠杀八哈塔居民的行为,说他没有跟其他的成吉思汗宗王们商量就处置了哈里发。事实上,术赤家族一定把旭烈兀攻占阿塞拜疆看成一种侵略和蚕食的行为。于是,为了反对他的堂兄弟、波斯的伊利汗,别儿哥选择了与***抵抗力量联合,跟当时拜巴斯苏丹所统率的埃及马穆鲁克合作,而完全不顾及马穆鲁克一直以来都是成吉思汗后裔们的敌人。早在1261年,别儿哥与拜巴斯就互派使臣,别儿哥的使者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拜巴斯的使者则住在克里米亚的苏达克城。1263年,两位君主结成了特殊的同盟,共同反对波斯的蒙古汗国。

这次合作给拜巴斯带来了双重利益,首先,他从此可以从金帐汗国的臣民、钦察***中募集新的马穆鲁克,从而为他的军队补充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就是钦察***)。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外交上的胜利,促使成吉思汗后裔们的势力相互牵制,削弱了他们各自的力量,对于拜巴斯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有了术赤家族的支持,再加上别儿哥在高加索发动的战争,牵制了波斯的伊利汗国,使拜巴斯永久性地阻止了旭烈兀家族进军叙利亚。由于旭烈兀在打耳班关隘被别儿哥牵制住了,没有能力为蒙古军在阿勒颇遭受的艾因贾卢特之难(怯的不花

(本章未完,请翻页)

2拔都和别儿哥(4/5)

力战马穆鲁克,失败被杀)报仇。别儿哥对旭烈兀的一系列伤害,引起了他的痛恨。1262年11月至12月,旭烈兀穿过伊利汗国与钦察汗国之间的分界,位于高加索边境的打耳班关隘,一直攻打到捷列克河。不久,由于在捷列克河附近受到别儿哥的侄孙那海率领的钦察汗**队的攻击,旭烈兀退回阿塞拜疆,他的骑兵尝试从冰上再次渡过捷列克河,不料马蹄踩碎了湖面的冰层,很多骑兵被淹死。蒙古汗国内部的这些冲突导致了悲剧的后果:旭烈兀处死了所有在波斯境内抓到的钦察商人,别儿哥也以同样的方式处置了钦察汗国境内的波斯商人。1266年,那海穿过打耳班关隘,接着进军库拉河,对波斯的蒙古汗国的心脏阿塞拜疆造成了直接威胁。但在阿克苏河河畔,那海被旭烈兀的继承人阿八哈打败,眼部受伤,溃军向失儿湾逃窜。别儿哥得知消息,亲自率领援军匆匆赶来。但就在同一年(1266年),为了从梯弗里斯附近渡过库拉河,他率军沿库拉河北岸上行,途中去世。

在基督徒的欧洲,加利奇的王公丹尼勒于1257年背叛蒙古人的统治,甚至冒险侵犯钦察汗国的边境。但别儿哥本人还没亲自出手,丹尼勒又归附了蒙古人,还被迫遵从别儿哥可汗的命令,拆除了自己大多数的堡垒。另外,《克罗麦鲁斯编年史》中记载了1259年蒙古人远征欧洲的一些情况。蒙古军队入侵立陶宛时,杀死了所有那些还没来得及躲进森林或沼泽之地的百姓们,后来又跟那些追随他们作战的罗斯辅军们一起入侵波兰。“在第二次烧掉桑多梅日之后,他们(蒙古军队)包围了百姓们避难的城堡,守将克雷蒙巴的彼得拒绝投降。接着,蒙古人派彼得的兄弟,即加利奇王公丹尼勒的儿子,前去劝降,承诺给予非常优厚的条件。但蒙古人又按照他们一贯的做法,撕毁誓约,屠杀了所有不幸的居民。他们从这里出发,继续前往克拉科夫,一把火烧了这座城。波兰国王贞洁者波列斯拉夫(Bo***lav)逃往匈牙利。蒙古人蹂躏了波兰,直抵奥珀伦(今波兰奥波莱)区的比托姆,三个月之后,满载着战利品返回了钦察草原。”

在别儿哥统治期间,钦察蒙古人应保加尔皇帝君士坦丁·泰奇的请求,插手巴尔干事务,反对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佩利奥洛格斯。蒙古宗王、别儿哥的侄孙那海率领两万蒙古骑兵渡过多瑙河,来势汹汹,佩利奥洛格斯迎战。但帕奇梅雷斯(Pachymeres,拜占庭帝国史学家)坦承,抵达保加尔边境的希腊人,一见到蒙古大军就吓得惊慌失措。他们四散逃窜,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杀死(1265年春)。佩利奥洛格斯搭乘一艘热那亚的船回到君士坦丁堡,而蒙古人则对色雷斯大肆蹂躏。这次远征中(其他书上说,它直到1269年-1270年冬天才发生),那海解救了被软禁在君士坦丁堡的前塞尔柱苏丹凯·卡兀思二世。凯·卡兀思跟随满载着战利品的蒙古人踏上了归途。别儿哥可汗不仅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归来的卡兀思二世,还在把苏达克城(即索耳得亚)作为封地赐了他(1265年至1266年间),这座城是克里米亚的重要贸易中心。这时候,拜占庭皇帝佩利奥

(本章未完,请翻页)

2拔都和别儿哥(5/5)

洛格斯也开始意识到与蒙古人交好有多么重要。于是,他把自己的私生女尤弗罗西尼(Euphrosyne)嫁给了有势力的那海,还送给他一些华丽的丝织品。顺便提一下,这位成吉思汗的后裔在接受礼品时,说他更喜欢羊皮。但我们将会看到,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佩利奥洛格斯与钦察汗国结盟,对他更加有利。他们曾一度与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国缔结盟约,形成了一个真正的三国同盟,共同对付拉丁世界(统治着安茹与威尼斯的查尔斯)和波斯的蒙古汗国(伊利汗国)。

见过别儿哥的马穆鲁克使者们,对他的形象有过生动描述。他是一位黄皮肤的真正的蒙古人:留着稀疏的胡子,头发在耳朵后面梳成辫子,头戴尖顶帽,一只耳朵上戴着金耳环,耳环上镶着一颗宝石。腰上系着一条绿色保加尔皮革做成的腰带,上面镶着金子和宝石,脚上穿着红色的皮靴。

开始的时候,钦察蒙古人的居所是毡帐和篷车组成的巨大营地,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住所,他们的营地位于伏尔加河沿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着位置,卢布鲁克把它们看作移动中的城市。或许是为了完成由拔都开始的建都工作,别儿哥下令建造定居的都城萨莱。萨莱城的城址应该在拔都的一个常驻点附近,具体地点在伏尔加河东岸,里海的入口处附近。巴托尔德说,拔都所建的萨莱城如果不是今天的谢利特连诺耶,那么就应该在比别儿哥建于察列甫(Tsarev,位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的萨莱城稍偏北的地方。不过,别儿哥所建的萨莱城可能从1253年前后建立起至1395年被帖木儿摧毁,一直都是钦察汗国的都城。它的地位比坐落在同一地区的原可萨人的都城更加重要,

因为它是前往中亚和中国的商旅们的起点,他们经过讹答剌、阿力麻里、别失八里、哈密、唐兀惕和汪古部领地,最终抵达北京。别儿哥和继他之后的钦察可汗们,尤其是月即别和札尼别,招引了许多哈纳菲派和沙菲仪派的***神学家们去往萨莱,从而促进了钦察汗国的***化。

别儿哥去世后,拔都的孙子、秃罕的儿子忙哥帖木儿于1266年继任可汗,从此直至1280年,他都统治着钦察草原。当成吉思汗后裔们在中亚地区掀起内战时,他支持窝阔台系的海都,反对察合台系的八剌。1269年,忙哥帖木儿派宗王别儿克贾统率五万人到中亚地区参战,帮助海都战胜了八剌。当海都从忽必烈大汗争夺蒙古帝国的统治权时,忙哥帖木儿仍然站在海都一边,至少在外交领域里是支持海都的。忽必烈的儿子那木罕在蒙古被俘后,被转交给了忙哥帖木儿,他又把那木罕还给了忽必烈。这次冲突,使钦察汗国得以强调它相对于大汗的独立地位。在此之前,钦察汗国的钱币(铸于保加尔)上铸造的都是大汗的名字,后来就只铸忙哥帖木儿和继位的钦察汗们的名字。

忙哥帖木儿沿袭了别儿哥提出的外交政策,一方面与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交好,另一方面又与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忙哥帖木儿颁布法令保护希腊东正教牧师们的特权,曾经在不同时期,任用萨莱城主教塞俄诺斯特斯(Theognostes)为特使,出访君士坦丁堡的朝廷。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