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阿鲁浑阻止汗国的***化
阿八哈去世后,他的弟弟帖古迭儿(Tekuder)于1282年5月6日继承汗位。这位新的可汗即位后,放弃了旭烈兀家族的传统政策。据海顿和尚记载,帖古迭儿改信了***教,取名“阿赫默德”,自号苏丹,尽管他的母亲(忽推可敦)可能是一位景教徒,而他本人年轻时曾受过洗。在他的影响下,伊利汗国转向了***世界。海顿和尚写道:“他竭尽全力使鞑靼人皈依****的伪法。”1282年8月帖古迭儿向马穆鲁克提议双方和谈,并结盟。佛教徒和信奉景教的“守旧派蒙古人”,不满帖古迭儿的做法,于是向伊利汗国的宗主、元朝大汗忽必烈(他还是帖古迭儿的伯父)提出抗议。据马可·波罗说,忽必烈了解情况后,大为光火,对伊利汗国发出了警告。景教徒请求大都的朝廷干预,激怒了帖古迭儿,因此他不光斥责了聂斯托利派首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主教马·雅巴拉哈三世以及副主教列班·扫马,还把大主教关进了大牢,随时准备处死他。幸亏有太后忽推可敦求情,雅巴拉哈三世才得到赦免。
与此同时,所有反对帖古迭儿的蒙古守旧派,以及佛教徒和景教徒,都站到了阿八哈的儿子、统治呼罗珊的王子阿鲁浑一边。不久,阿鲁浑与帖古迭儿之间爆发了内战。这场战争的赌注相当高,战争的结果决定蒙古人统治下的波斯将继续保持蒙古国家的本质,还是成为一个纯***的苏丹国;也将决定伊利汗国是继续优待境内的景教徒与雅各派教徒,以及国外的亚美尼亚人和法兰克人,还是与马穆鲁克结成联盟。战争开始的时候,阿鲁浑处于不利地位。他在自己的领地呼罗珊境内煽动民众起义,并率军从呼罗珊出发,进攻伊拉克阿只迷。但1284年5月4日,在可疾云附近的阿克霍札,阿鲁浑的军队被敌军打败,被迫向帖古迭儿投降。但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多久,帖古迭儿的军队首领阴谋发动政变,导致王室动荡,帖古迭儿被他的军队抛弃了,最后于1284年8月10日被处死,第二天,阿鲁浑即位,成为伊利汗国的新可汗。
阿鲁浑掌权后,阻止了伊利汗国向***世界转化的倾向。他本人也像阿八哈与旭烈兀一样,带有一些佛教徒的特征,他把许多文职工作(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的事务)交给了基督徒或信奉犹太教的官员去处理。比如,信奉犹太教的医生**·道拉(Sa’d ad-Daula),就是阿鲁浑的财政大臣,同时还是他的首席谋臣。从1288年得到任命起,到1291年2月阿鲁浑病危期间,**·道拉始终都得到了阿鲁浑的充分信任。**·道拉是一位能干的大臣,他才智过人,处事有分寸,通晓突厥语和蒙古语(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到宠信,是因为及时开出一副泻药,治好了君主的病)。**·道拉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度认同阿鲁浑,而阿鲁浑也非常感激他为谋求国家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这位杰出的行政官,通过阻止封建地主们的掠夺而恢复了国家的财政秩序。他禁止军事将领们蔑视法庭的裁决,命令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员不得过度盘
剥百姓。总之,他竭力找出财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弊端,试图把正规的行政管理制度引入蒙古人的纯军事化管理中。他不干涉***的宗教事务,只是按照《***》的规定(而不是蒙古的惯例)来处理斯林之间的诉讼。他还增加了对慈善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资助文人士子。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们没有什么抱怨的理由,唯一让他们感到不满的是**·道拉把犹太教教徒安置在了行政机构里的主要位置上,而且他几乎所有辖区的税收工作都交给了他的亲戚们,不过,呼罗珊和安纳托利亚除外,因为这两个地区分别是阿鲁浑的儿子合赞与阿鲁浑的兄弟海合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封地。但这位信奉犹太教的大臣也招来了很多人的怨恨,蒙古封建领主们恨他禁止他们掠夺,***狂热分子声称,**·道拉与阿鲁浑正在开启一种新的宗教,这种宗教将使***变成“异教徒”的新的宗教,他们要把**的天房(Kaaba)变成偶像的庙宇(有可能变成佛教的寺庙),等等。这些罪名显然是无稽之谈,但这些流言最终动摇了这位伟大人物的地位。
阿鲁浑的夫人兀鲁克可敦来自克烈部,她是已故脱古思可敦的侄女,也是一位景教教徒。12**年8月她让自己的儿子完者都(未来的可汗)接受了洗礼,并给他起了一个教名“尼古拉”,以表示对教皇尼古拉四世的尊敬。海顿和尚写道:“阿鲁浑热爱并尊敬基督徒。他重建了被帖古迭儿推倒的***教堂。”据景教的大主教马·雅巴拉哈的传记记载,他当时有能力重建许多原来的修道院,包括蔑剌合的马萨里塔教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