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八哈的宗教、外交政策(1/5)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蔑剌合附近去世。不久,他的皇后脱古思可敦也去世。他们的去世,对于东方***各派来说都是一大损失。巴赫布拉攸斯以叙利亚雅各派教会的名义,乞剌可斯代表亚美尼亚的教会,各自写下满含深情的话语,“***的两颗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另一位海伦”,来表达对这两个人的悼念。

旭烈兀去世后,他的长子阿八哈继任汗位(1265年-1282年在位)。这位新可汗继续住在阿塞拜疆,不过他并没有延续父亲旭烈兀对都城的选择,而以桃里寺替代了蔑剌合作为都城。桃里寺后来几乎一直是伊利汗国的都城,直到波斯的蒙古王朝结束,当然中间也有例外的时候,在完者都统治时期(1304年-1316年在位),都城迁往到了苏丹尼耶。阿八哈也像旭烈兀一样,只把自己当作大汗忽必烈的大臣,忽必烈应他的请求,发给他一份授予职位的文书(即札儿里黑)。

阿八哈极有可能也是一位佛教徒,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但他对汗国内的亚美尼亚派、聂斯托利派、雅各派等***派都表示了善意,而在国际上,他赞成与***世界联合反对埃及和叙利亚的马穆鲁克的做法。他即位之后,娶了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佩利奥洛格斯(Michael Palaeologus)的女儿玛丽公主。阿八哈为叙利亚的景教大主教马·登哈(Mar Denha)提供保护,后来又与主教的儿子、著名的马·雅巴拉哈三世成了朋友。

前面我们曾提到过两位景教徒列班·扫马与**思的朝圣活动,他们分别从北京和山西北部的托格托地区出发,前往****朝圣。关于他们在1275年至1276年经喀什抵达波斯的情况,前文中也已经讲过。据叙利亚文写成的他们的传记记载,在蒙古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7阿八哈的宗教、外交政策(2/5)

统治下,波斯的景教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列班·扫马一行抵达呼罗珊时,访问了图斯城附近的景教修道院(即马塞坊修道院);在阿塞拜疆的蔑剌合附近,他们见到了受蒙古统治者尊重的大主教马·登哈。他们从蔑剌合南下,前往八哈塔的景教主教区(仍像古代一样被称作“塞琉西亚”),后来抵达亚述,参观了埃尔比勒(Ar***a,位于今伊拉克北部的亚述古城)、贝斯加尔迈(Beth Garmai)和尼西宾(Nisibin)著名的教堂和修道院。当列班·扫马和**思回到尼西宾附近塔雷尔(Tarel)的圣米歇尔(St.Michael)修道院时,马·登哈主教派他们出使,拜访阿八哈可汗。阿八哈可汗不仅亲切地接见了他们,还给他们提供了通行证,方便他们去****朝圣。但由于当时伊利汗国正在与钦察汗国和马穆鲁克的联军交战,因此他们一行人的朝圣之旅受阻。

于是,马·登哈******思为汪古部和原契丹国领地(即华北地区)的大主教,而让列班·扫马担任副主教。但1281年2月24日,在他们出发去往**区之前,马·登哈去世了。之后,景教代表在八哈塔附近召开了一次宗教会议,选举**思为最高主教,他被称作马·雅巴拉哈三世。显然,这个选举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虽然这位新主教对景教非常虔诚,但他只是略通叙利亚语,而且完全不懂阿拉伯语。但不管怎么说,他是突厥-汪古部人,算得上是“蒙古人”,而汪古部的许多王子与成吉思汗家族联姻。景教的长老们认为,要找到一个能被波斯的伊利汗接受的主教,没有人比麻思古更合适了。事实上,当马·雅巴拉哈三世前去接受阿八哈授予官职时,这位蒙古统治者的确是把他当作朋友一样欢迎

(本章未完,请翻页)

7阿八哈的宗教、外交政策(3/5)

的。“他(阿八哈)把外衣披在他(雅巴拉哈)的肩上,让他坐在自己的小宝座上,还赐给他一把象征荣誉的罗伞,以及一块刻有王室印章和主教大印的金匾”。1281年11月2日,这位来自北京的教士在塞琉西亚附近的马科卡大教堂里举行典礼,就任景教的大主教,出席他就职典礼的有****的大主教马·****,撒马尔罕的大主教马·詹姆斯和唐兀惕的大主教马·杰苏萨布兰(Mar Jesusa***n)。

在国外,阿八哈结束了由他父亲发动的、反对钦察汗别儿哥的战争。1266年春,别儿哥的侄子那海再次发动攻势,穿过打耳班关隘,渡过库拉河,但在阿克苏河畔被阿八哈的副将打败,退回失儿湾(Shirvan,即阿塞拜疆希尔凡)。后来,别儿哥亲自率领大军通过打耳班关口,为了夺取渡口挺进库拉河上游,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去世了(1266年),他的军队随之撤退。

但在东北方向,阿八哈必须应付来自河中的察合台系八剌汗的攻击。1269年至1270年,八剌入侵呼罗珊,占领了梅尔夫与尼沙普尔。阿八哈佯装退却,麻痹敌人,终于在1270年7月22日于赫拉特附近击溃了八剌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赫拉特的马立克沙姆斯丁并没有卷入蒙古人的这场内战中,这个克尔特人巧妙地置身事外。当察合台人打来时,这个圆滑老练的阿富汗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城市,马上表示愿意归顺;而阿八哈率军攻入呼罗珊时,他又倒向了阿八哈一边,他有效守护了赫拉特的安全,帮助这位波斯汗把入侵者诱进了埋伏圈,一举击溃。

1273年1月,阿八哈实现了复仇的心愿。他把战场引到了河中地区,派一支军队洗劫了不花剌。尽管1270年时沙姆斯丁曾向他表忠,但阿八哈并不信任这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7阿八哈的宗教、外交政策(4/5)

赫拉特的马立克。阿八哈相继封了他许多尊号,给予嘉奖,终于在1277年把他骗到桃里寺,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后,于1278年1月毒死了他。不过,1279年,阿八哈把这位牺牲者的儿子鲁肯丁(Rukn ad-Din)立为赫拉特王。

在西方,马穆鲁克不光成了埃及的主人,还统治着***的叙利亚,因此阿八哈不得不继续他父亲与马穆鲁克之间的对战。马穆鲁克苏丹拜巴尔既是***教的领袖,也是他所处的时代(1260年-1277年)最杰出的武士之一,他经常蹂躏蒙古属国亚美尼亚王国(与蒙古关系密切的盟邦),通过这种方式对蒙古人发起攻势。1275年4月,拜巴尔对锡斯(Sis,今土耳其科赞)、阿达纳、塔尔苏斯与剌牙思等亚美尼亚王国的主要城市进行了抢劫,接着插手小亚细亚塞尔柱苏丹国的事务。塞尔柱苏丹国臣属于伊利汗国,两国关系密切。在年轻的苏丹凯·库思老三世(1265年-1283年)成年之前,塞尔柱苏丹国一直是蒙古的保护国,把持朝政的是丞相穆因丁·苏莱曼(Mu’in ad-Din Suleiman)。这个丞相野心勃勃,似乎暗地里早已与拜巴尔往来,密谋借助于拜巴尔的力量使苏丹国摆脱蒙古人的控制。1277年,拜巴尔领兵进入塞尔柱苏丹国,4月18日在卡帕多西亚的入口处,位于吉浑河上游的阿尔比斯坦打败了蒙古军队,而统率塞尔柱军队的这位丞相逃跑了。拜巴尔于4月23日胜利进入卡帕多西亚的开塞利,之后返回叙利亚。

失败了的消息传到了阿八哈那里,他急忙赶往安纳托利亚(1277年7月),严厉惩处了那些缺乏斗志、忠于***教远胜于蒙古人的塞尔柱***。经过一番审讯之后,阿八哈于8月2日处死了丞相苏莱

(本章未完,请翻页)

7阿八哈的宗教、外交政策(5/5)

曼。

对于那些反马穆鲁克的拉丁政权,阿八哈是非常乐意与他们结成密切的联盟的,他在1273年将自己的这种意见写信告诉了教皇与英王爱德华一世。他派去的两位使者在1274年5月至7月间拜会了教皇格列高利十世,并受到了路易斯宗教委员会长老们的接见。当然,阿八哈还派遣了其他使者前往西方国家,有记录的就有1276年11月抵达意大利的约翰(John)和詹姆斯·瓦瑟卢斯(James Vasellus),以及1277年受到英王爱德华一世在宫廷里接见的使者。但无论是教皇、法国国王,还是英国国王,都没有回应这位蒙古人的提议。

于是,阿八哈决定独自行动。1271年10月底,在他的授意下,一万蒙古骑兵蹂躏了阿勒颇省郊区。1280年9月和10月他派出的一支人数较多的分遣队,暂时占领了除内城以外的阿勒颇城,10月20日,他们纵火烧了清真寺。不过,这次行动的任务只是为了侦察。1281年9月,一支由五万人组成的蒙古大军进入了叙利亚。亚美尼亚国王尼奥三世与他的父亲海屯一样,是蒙古人的忠实属臣,他也率军加入了这支蒙古军队。除了亚美尼亚人之外,谷儿只人与法兰克人也加入了,这支辅军的人数达到三万,他们与蒙古主力部队一起,由阿八哈的弟弟忙哥帖木儿王子统率。1281年10月30日,在霍姆斯附近,忙哥帖木儿率领的这支联军与苏丹嘉拉温(Qalawun)率领的马穆鲁克军队发生了遭遇战。尼奥三世率领的亚美尼亚人与谷儿只人组成的军队,作为蒙古右翼军,打退了与他们正面交锋的敌军,但忙哥帖木儿因为负伤中途退下战场,导致士气削弱,蒙古军被迫后退,渡过幼发拉底河。吃了这次败仗后,阿八哈于1282年4月1日去世。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