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在征服了波斯之后,曾在这里实行过临时的双重管理,即由纯军事政权管理阿兰草原与穆甘平原,而在呼罗珊和伊拉克阿只迷则采取财政管理。直到二十年之后,蒙古征服者才想到要结束这种临时的行政管理方式,设立一个正规的政府机构来管理。在1251年的库里勒台上,大汗蒙哥决定让自己的弟弟旭烈兀担任波斯总督。不光如此,旭烈兀还要负责镇压波斯境内残留的两股宗教势力:一个是马赞达兰公国的伊斯玛仪派伊玛目们,另一个是八哈塔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他所面临的进一步任务是征服叙利亚:“自阿姆河沿岸至埃及全境的广大地区内的臣民们,都要遵循成吉思汗时期的惯例、习俗与法令。施加恩惠并善待那些听从你的命令,顺从你的人;而对那些顽抗分子,则要让他们尝到苦头。”
旭烈兀从蒙古出发,经阿力麻里与撒马尔罕,行程并不长,于1256年1月2日渡过阿姆河。他那些新的封臣们,包括赫拉特的马立克、克尔特人沙姆斯丁和法尔斯萨尔古尔王朝的阿塔别克,以及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凯·卡兀思二世和乞立赤·阿尔斯兰四世,都纷纷派来代表,在波斯境内的阿姆河岸边向他致敬。旭烈兀按照蒙哥制订的计划,先进攻马赞达兰境内麦门底斯(Meimundiz)和阿剌模忒(Alamut)的亦思马因派(I**a’ili,即伊斯玛仪派,或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刺客派①)教徒。在麦门底斯,伊斯玛仪派教主鲁肯丁·库尔沙(Rukn ad-Din Kurshah)被旭烈兀围困,于1256年11月19日投降。旭烈兀原打算把他送往蒙古帝国都城,交给大汗蒙哥发落,但在押送途中,鲁肯丁被暗杀。12月20日,阿剌模忒的守军们投降。这个恐怖教派曾让12世纪的塞尔柱苏丹们头疼又无可奈何,曾使苏丹国与哈里发战栗,促进并助长了亚洲的***社会的腐化与分裂,最后被蒙古人铲除。伊斯玛仪教派被消灭,蒙古人为文明与良好的世界秩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接着,旭烈兀进攻八哈塔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这位哈里发是***教逊尼派的****,世袭了阿拉伯的伊拉克境内一小块领地的王位。当时在位的哈里发穆斯塔西姆(Musta’sim,1242年-1258年在位)才能平庸,却在盘算着怎么对付蒙古人,他幻想能够效仿他的前任哈里发们对付白益王朝(Buyid)、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国以及蒙古汗国等依次出现在伊朗的霸权的做法。过去,任何时候,只要宗主的力量过于强大,哈里发就会投降。10世纪,哈里发曾接受白益王朝的埃米尔埃尔奥马拉(el-omara)的统治;11世纪,
哈里发接受塞尔柱苏丹的统治。哈里发会暂时收敛锋芒,只负责管理宗教方面的事务,等待这些短命的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主们消失。一旦时机成熟,哈里发就会跳出来,一边在这些宗主之间斡旋,调停争端;一边伺机给他们致命的打击。与这些统治时间长短不一的宗主们相比,哈里发的权力近似于神权,它是永恒的,或者说,在哈里发眼里它就是永恒的。但是,成吉思汗后裔们声称,他们的帝国是腾格里赐予的,将永世长存。据拉施特所复原的旭烈兀和哈里发之间的通信内容,可以看到里面的措辞之傲慢是前所未有的。可汗向阿拔斯王室的三十六位哈里发继承人提出要求,希望得到八哈塔的世俗统治权,这一权力曾先后由白益王朝的埃米尔埃尔奥马拉和伟大的塞尔柱苏丹们所掌握:“你们已经看到了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军队对世界命运的影响。你们也看到了,违逆天意的花剌子模国的沙赫们、塞尔柱人、达伊拉姆(Daylam)的国王们以及其他阿塔别克们遭受了怎样的屈辱!但八哈塔的大门却从来没有对他们关闭过,连他们都能在八哈塔建立政权,你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拥有强大力量的我们进入八哈塔?小心螳臂当车。”
然而,这个郑重警告却被哈里发无视了,他拒绝交出阿拔斯王朝的世俗领地,这些领地是他的先祖们从波斯的最后一批塞尔柱人手里夺过来的。这位宗教首领,堪比***的“教皇”,他反对成吉思汗的后裔们统治的世界性帝国,他说:“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才得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天就以为自己是世界之主。你难道不知道,从东方到北非马格里布的所有地区,上自帝王,下至乞丐,只要是信奉**的人,都是我的臣民?我随时都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哈里发的恐吓,显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旭烈兀和他手下那些信仰萨满教、佛教或景教的将领们完全不理会他的警告。而叙利亚和埃及的阿尤布苏丹国因为害怕蒙古人逼近,也不敢贸然行动。
1257年11月,蒙古军队兵分三路,开始进攻八哈塔。第一路由拜住率领,从后方进攻,经毛夕里逼近八哈塔,在底格里斯河西岸动手;第二路由旭烈兀的杰出将领、乃蛮人怯的不花(景教徒)率领,沿洛雷斯坦进军,从左翼攻打阿拔斯王朝的都城;第三路由旭烈兀本人率领,从哈马丹出发,经起尔漫沙赫与霍尔湾南下,抵达底格里斯河畔。1258年1月18日,各路蒙古军汇聚在一起,旭烈兀在八哈塔东郊扎营。哈里发的小股部队企图阻止蒙古军围城,却在1月17日就被蒙古军击溃。22日,蒙古军将领拜住、不花帖木儿和孙札黑移师,占领了底格里斯河西郊的阵地,而河对岸的旭烈兀和怯的不花则逐渐推进,缩小包围圈。哈里发派使臣前往蒙古军营,试图与蒙古人讲和。被哈里发派去的使臣,一位是虔诚的什叶派教徒,哈里发可能以为他在感情上与蒙古人有共通的地方;另一位是景教徒马基哈。然而,这时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求和已经晚了。自2月5日至2月6日,蒙古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占领了八哈塔东部的所有堡垒,迫使被围攻的百姓们投降。而那些企图逃跑的守城士兵,则被蒙古人俘虏,全部交由各分队处死。2月10日,哈里发本人向旭烈兀投降,旭烈兀要求他命令全城百姓放下武器,走出八哈塔城。然而,“城里的居民们放下武器,纷纷涌出城向蒙古人投降,却被蒙古人当场杀害”。接着,蒙古军队进入了八哈塔城,屠杀了那些拒不出城的百姓们,还放火烧城(2月13日)。征服者对八哈塔城的洗劫持续了整整17天,有人推测死难者高达9万人。
而对哈里发本人,蒙古人虽然处死了他,但似乎为了表示对他身份的尊重,没有让他流血,而是把他装进口袋里让马踩死了(2月20日)。当然,在他死之前,蒙古人强迫他交出了财产并说出了所有埋藏宝物的地方。“他们放火烧毁了八哈塔城里大半的建筑,尤其是贾米清真寺,还损毁了阿拔斯王朝的陵墓。”
①“刺客派”,是***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分支尼扎里耶派的俗称,被中国古代称为“木剌夷”,被其他***看作异端,因暗杀闻名于世,是中世纪的恐怖组织。创始人为哈桑·伊本·萨巴哈,他就是《马可·波罗游记》里所说的“山中老人”。山中老人是恐怖制造者,用特殊的方法训练出死士,负责暗杀邻国的王公以及其他政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