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阿瓦尔人
无论是地理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把俄罗斯南部的草原看作是亚洲草原的延伸。我们已经看到了关于它的古代史实,即斯基泰人、萨尔马特人、匈奴人与俄罗斯南部草原之间存在着联系。在中世纪初期,这种联系无论对于阿瓦尔人,还是对于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人来说,仍然是有效的。
根据拜占庭历史学家塞俄菲拉克特斯·西摩卡塔的记载,我们了解了阿瓦尔人从中亚迁往俄罗斯南部草原的情形。塞俄菲拉克特斯还对真假阿瓦尔人进行了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阿瓦尔人就像马加特所指出的那样,是柔然人。这些蒙古柔然人在整个5世纪都是蒙古霸主,直到公元552年才被***击溃和取代。塞俄菲拉克特斯指出,冒牌的阿瓦尔人是生活于中世纪的欧洲的阿瓦尔人,他们盗用了阿瓦尔这个令人生畏的名称。据说这些冒牌的阿瓦尔人是由两个部落组合而成的,这两个部落分别是瓦尔部(Uar或Var,“阿瓦尔”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以及昆尼部(Kunni或Huni),其中“昆尼”这个名字暗示着它可能起源于匈奴。瓦尔与昆尼这两个名字合起来,表示阿瓦尔与匈人。但也有观点认为,拜占庭人根据“Uars”与“Huni”创造出了“Ouarkhonitai”一词,而瓦尔部与昆尼部是两个乌戈尔(Ogor)部落,也就是说,它们是东方学者所说的回鹘人的两个部落。然而,历史上的回鹘人是***的一个分支,而欧洲的阿瓦尔人似乎是蒙古人。此外,在阿尔伯特·赫尔曼的地图册中,有一张地图上仍然把瓦尔人和昆尼人等同于已经确定是蒙古人的柔然人。除此之外,就像米诺尔斯基所指出的那样,仅凭一则拜占庭的史料来判断是否是阿瓦尔人,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正如赫尔曼所推测的那样,如果6世纪下半叶迁往欧洲的那些阿瓦尔人不是柔然人,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是嚈哒人。可以回顾一下,5世纪时,嚈哒人占据着伊犁、河中地区和巴克特里亚,他们与柔然人一样也是蒙古人,被柔然人的敌人***打败(时
间大约是公元565年,***与萨珊波斯联手对付嚈哒人),丢失了原有的领地。
不管这些争论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查士丁尼(卒于公元565年)的统治快要结束时,阿瓦尔人(希腊文里写作“Abares”或“Abaroi”,拉丁文里称作“Acari”或“Acares”)进入了欧洲。根据西摩卡塔的说法,这些阿瓦尔人挤满了前进的“昆奴格尔人和沙比尔人,以及其他匈奴部落”。阿兰人的国王萨罗修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拜占庭人的叫法)竭力与阿瓦尔人保持着友好关系。阿瓦尔人的外貌使拜占庭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匈人,只不过他们的发型与匈人不同,他们的头发是编成两根长辫子拖在后面的。他们信仰萨满教,塞俄菲拉克特斯曾提到过一个萨满教巫师(或者说是男巫)。阿瓦尔人的使者坎迪克在受到查士丁尼接见的时候向他索要土地和贡赋(公元557年)。接着,查士丁尼派使者瓦伦丁(后来被派去出访突厥的也是他)极力劝说阿瓦尔人的可汗与其他部落(即昆奴格尔和沙比尔)开战。结果阿瓦尔人不仅打败了其他部落,还打败了库特利格尔匈人和乌特格尔匈人,这些游牧民都是阿提拉族人的后裔,其中,库特利格尔人在亚速海西北过着游牧生活,而乌特格尔人则游牧于顿河河口附近。阿瓦尔人将这些匈人都收编到了自己的部落里。由于这里谈到的匈人无疑是***,而我们所说的阿瓦尔人似乎是蒙古人,因此,匈人被阿瓦尔人收编这件事,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突厥与蒙古两大支中的一支是怎样将另一支的代表并入自己的帝国之中的。与拜占庭结盟的阿瓦尔人,灭掉了这些匈奴王国。公元560年,阿瓦尔人的统治范围已经从伏尔加河延伸到了多瑙河河口。阿瓦尔人的可汗住在他的战车里,在多瑙河北岸扎营。他北征斯拉夫各部(安特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文德人),西侵日耳曼。公元562年,在图林根与克洛维的孙子、奥地利的法兰克王西热贝尔(Sigebert)一战中,阿瓦尔人大败,被迫再次退回黑海附近。
不久(约公元565年),一位能力出众的可汗巴颜,成为阿瓦尔人的君主。巴颜这个名字似乎正如伯希和所解释的那样,具有蒙古特色。与其说巴颜是一位战略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工于算计又精明过人的政治家,就像他的前辈阿提拉和后辈成吉思汗那样。公元567年,巴颜与伦巴第人(居住在潘诺尼亚的一支日耳曼人)联手,消灭了定居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格庇德人(另一支日耳曼人,属哥特部)。阿瓦尔人占领了匈牙利,而巴颜则将自己的王庭建在了阿提拉的旧都附近。于是,在匈牙利平原上,在这个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亚洲草原延伸尽头的地方,突厥-蒙古帝国系统得以重生。阿瓦尔人的领土从伏尔加河一直延伸到了奥地利。这支逃脱了突厥军队追杀的柔然部落(或者说嚈哒部落),竟然意外获得了成功,这让***很不高兴,他们对拜占庭的查士丁尼与阿瓦尔人缔结盟约的行为极其不满。公元575年至576年,西突厥首领达头在库车以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地区接见了拜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庭的使臣瓦伦丁,借着这个机会,他把自己对这个盟约的强烈不满一股脑儿地倒给了瓦伦丁。米南德摘录了他的话:“让那些阿瓦尔人等着我的骑兵到来吧,我们的马鞭一挥,他们就会逃到地底下去。我们不用剑就能消灭那个奴隶的种族;在我们的铁蹄下,他们不过是一群蝼蚁,最终被踩死。”
为了惩罚与阿瓦尔人建立关系的拜占庭人,***于公元576年派一位名叫博克罕(Bokhan)的将领率领一支骑兵远征俄罗斯草原,他们与当地乌特格尔匈人的末代首领阿纳盖一起,进攻位于亚速海入口处的拜占庭博斯普鲁斯城(也被称为“潘蒂卡派城”,在今克里米亚的刻赤附近)。
公元582年,巴颜可汗公然与拜占庭为敌,他攻占了萨瓦河上的桥头堡西米乌姆(Sirmium,也就是米特罗维察)。迫于阿瓦尔人的压力,一些保加尔人(他们显然是***的一支,可能是库特利格尔匈人的后裔)在比萨拉比亚和瓦拉几亚安顿下来。后来马扎尔人来了,他们又被迫从定居地迁往摩西亚,最终把摩西亚变成了保加利亚。公元570年前后,巴颜(就像图尔的格里高利所用的蒙古称号“gaganus”)再次与西方的法兰克人开战,这次他打败了奥地利王西热贝尔。接着,巴颜又一次发动了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所向披靡,先是占领了辛吉杜蒙(也就是贝尔格莱德),继而洗劫了摩西亚,一直打到了安齐阿卢斯(在布尔加斯附近)。但是公元587年,在亚德里亚堡附近,巴颜遇到了劲敌,最终被拜占庭人打败,暂时休战。公元592年,巴颜又发起新一轮的攻击,首先占领了安齐阿卢斯,接着洗劫了色雷斯,进逼祖鲁姆(即乔尔卢)。当时拜占庭的一位干将普利斯库斯(Priscus)截住了巴颜的攻势,他甚至渡过多瑙河,展开了反击,直抵巴颜帝国的腹地-匈牙利,最后在蒂萨河畔彻底地打败了巴颜,并杀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公元601年)。巴颜在遭受了这次沉重的打击后不久去世(公元602年)。
继巴颜之后,新的阿瓦尔可汗转而攻击当时仍然被伦巴第人控制的意大利。趁着伦巴第人从潘诺尼亚迁往伦巴底的机会,阿瓦尔人占领了潘诺尼亚。公元610年,阿瓦尔可汗下令占领并洗劫了弗留利①。公元619年,就在色雷斯的赫拉克利亚庞蒂克(即埃雷利)②与拜占庭皇帝会谈的时候,阿瓦尔可汗背弃了拜占庭的盟约,袭击了拜占庭的皇帝希拉克略,没能得手;接着又进攻君士坦丁堡,再次以失败告终。然而,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对拜占庭的敌对态度对于阿瓦尔人来说无异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机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联手围攻君士坦丁堡,波斯人从安纳托利亚方向进攻,阿瓦尔人从色雷斯出征。公元626年6月至7月,当波斯将军沙赫巴拉兹横穿安纳托利亚,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的卡尔西登③,在那里驻扎下来时,阿瓦尔可汗正好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当时拜占庭的皇帝希拉克略并不在君士坦丁堡,而在高加索前线,留守君士坦丁堡的是他的行政官鲍努斯。从公元626年的7月31日至
8月4日,阿瓦尔人一次又一次猛烈地攻击这座城市。这是长期以来,西方文明所面临的危险中最大的一次。试想一下,假如当时这支蒙古游牧部落攻陷了***世界的中心君士坦丁堡,那么,西方文明又将变成什么样?但事实并不是想象的样子,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霸主-拜占庭的舰队阻止了波斯人与阿瓦尔人的联合行动。尽管付出的代价惊人,拜占庭仍然打退
了阿瓦尔人的每一次进攻。最后阿瓦尔可汗撤销了对君士但丁堡的围困,退回匈牙利。
这次撤退严重地削弱了阿瓦尔人的威信。公元630年,遭受了这一打击的阿瓦尔可汗去世。这个时候仍然是阿瓦尔人的突厥同盟者保加尔人,他们并不臣属于阿瓦尔人,要求由他们的首领库弗拉特继任阿瓦尔可汗。这种要求显然是要争夺盟主,阿瓦尔人不得不进行武力镇压。但最后,保加尔人主宰了今天瓦拉几亚和巴尔干山区以北的“保加利亚”,阿瓦尔人无能为力,就像他们只能任由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等)占领多瑙河和萨瓦河之间的领土一样。阿瓦尔人则继续留在匈牙利平原上,直到8世纪晚期。
给予这支蒙古部落最后打击的任务留给了查理曼。公元791年8月,在与阿瓦尔汗国的第一场战斗中,查理曼亲自出征,一直打到多瑙河和拉布河的交汇处。公元795年,查理曼的儿子丕平④在弗留利大公埃里克的支持下,攻打阿瓦尔人的围墙(阿瓦尔人的城堡有城墙),劫掠了部分财宝(这是阿瓦尔人在对拜占庭世界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攻击之中获得的战利品)。公元796年,在第三次进攻中,丕平拆毁了阿瓦尔人的围墙,夺走了剩下的财宝。阿瓦尔人的一位首领吐屯(这是古代突厥-蒙古人的称号),于公元796年之前在埃克西·拉·查培勒(即亚琛)受洗,成为基督徒。公元799年,他起兵反抗法兰克人的统治,但这是他最后一次与法兰克人抗争。在他受到惩罚之后,阿瓦尔的新首领佐登,从公元803年起就一直屈从于法兰克人的统治。公元805年,统治着阿瓦尔人的可汗西奥多(Theodore,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教名)向查理曼称臣。
然而,面对来自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的双重压力,历经劫难的阿瓦尔人已经无力自保。查理曼在他的统治末期允许阿瓦尔人和他们的可汗西奥多放弃多瑙河北岸,迁往位于卡农顿和萨巴里亚之间的潘诺尼亚西部地区。9世纪末,原阿瓦尔人的领土已被两个国家瓜分:一个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帝国大摩拉维亚国,君主是斯维亚托波尔克(卒于公元**5年),统治范围包括从波希米亚到潘诺尼亚之间的地区;另一个是保加尔人的突厥汗国,领地包括匈牙利南部、瓦拉几亚和巴尔干山以北的保加利亚。在保加利亚,一个可能注定要把自己的部落名留给匈牙利的部落欧诺浑杜尔部(或称“欧诺古尔部”)更是占据着喀尔巴阡山山脉以东及以南的地区。
在匈牙利考古发现的文物已经证实阿瓦尔人也有着属于本民族的重要艺术。阿瓦尔人的艺术是草原艺术的一个分支,塑造的动物形象具有身体弯曲的特征,常用螺旋形的几何图案或错综交织的植物图案来装饰。这些文物多数都是青铜器,而且也像草原上传统的装饰品一样,主要是一些带饰和带扣、各种装备或马具上的装饰物、钩子和扣针组成。有一个发现特别有意思,在黄河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一些属于匈奴、柔然和突厥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与匈牙利的阿瓦尔人遗留下来的那些文物相似,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在匈牙利发现的那些藏品丰富的历史遗址中,值得一提的是凯斯特海伊、琼尼、内麦斯沃尔吉、帕希普兹塔、琼格拉德、森特什、舍拉吉-索姆利欧、杜纳彭特勒、于勒以及小克勒什。阿瓦尔人的艺术就像南多·费蒂希发现的那样,与米努辛斯克的西伯利亚艺术的晚期风格,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游牧骑士风格,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费蒂希把阿瓦尔艺术风格与明曾特、费内克(Fenek)和普兹塔托蒂出土的文物的风格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极具启发意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出现并使用马镫很有可能得益于阿瓦尔人。
①弗留利位于今天的意大利威尼斯东北部地区。
②赫拉克利亚庞蒂克是埃雷利的旧称,埃雷利位于土耳其西北部黑海沿岸。
③卡尔西登又被译作“迦克墩”,是拜占庭时期的旧称,即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的卡德柯伊城,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在海达尔帕夏南部。
④查理曼的父亲也叫“丕平”,绰号“矮子丕平”,是丕平三世,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查理曼的儿子丕平绰号叫作“驼背丕平”,后来因为企图谋害父亲,事情败露后被查理曼关进了修道院直到去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