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人在帕米尔,747年至750年(1/5)

事实上,阿拉伯人之所以能够在没有受到大唐干预的情况下统治着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是因为玄宗皇帝有更棘手的敌人要解决,那就是吐蕃人(即***),这个麻烦的对手在甘肃和塔里木地区牵制住了唐朝的精力。

公元700年,吐蕃人曾被大唐将领唐休璟打败,并于公元702年向唐朝求和,但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双方的战争又爆发。公元737年,唐军在青海以西大败吐蕃。公元746年,在同一地点,吐蕃人又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3中国人在帕米尔,747年至750年(2/5)

次吃了败仗,被唐将王忠嗣打败。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位于西宁附近的要塞石堡城,唐将李祎从吐蕃手中夺回这座城,不久又被吐蕃人抢走,公元749年,再次被唐将哥舒翰收复。在西藏的另一端,吐蕃人正在威胁着帕米尔地区的各个小国:小勃律国(吉尔吉特)、大勃律国(巴尔蒂斯坦)和护蜜国(瓦罕)。护蜜是大唐在塔里木地区的保护国,也是通往印度的必经地。由于帕米尔高山谷地的通道连接着大唐与印度的贸易

(本章未完,请翻页)

13中国人在帕米尔,747年至750年(3/5)

往来和佛教交流,因此保证这一地区的交通畅通是唐朝必须要做的事情。公元720年,唐玄宗册封真陀罗秘利(卒于公元733年)为克什米尔王,公元733年又册封木多笔(公元733年-公元769年在位),因为他们与唐朝结

盟,而且忠于唐朝。玄宗对喀布尔河谷的迦毕试国(唐朝时称罽宾)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分别于公元705年、720年和745年册封信奉佛教的沙赫王朝(***的王朝)。吐蕃人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13中国人在帕米尔,747年至750年(4/5)

经取得了对小勃律的宗主权,大唐名将高仙芝受任龟兹的节度副使,于公元747年越过帕米尔地区,经巴罗吉尔山口进入小勃律,把臣属于吐蕃人的小勃律王囚禁了起来。公元749年,由于与吐蕃勾结的一个小山国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因此吐火罗的叶护失里忙伽罗(梵文名“Sri Mangala”)向唐朝求援。公元750年,高仙芝赶来增援,他再一次率唐朝远征军越过帕米尔山,赶走了吐蕃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3中国人在帕米尔,747年至750年(5/5)

党羽。

高仙芝两征帕米尔以西,唐朝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也因此达到了顶点。这个时候,唐朝在西部的疆域囊括了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同时还是塔什干的宗主,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并且吐火罗、喀布尔和克什米尔也都在唐朝的保护范围之内。驻扎在龟兹的高仙芝,称得上是唐朝在中亚的总督。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唐帝国在西域的势力范围因为高仙芝而达到顶点,又因为他而瞬间崩溃。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