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嚈哒匈奴人(1/5)

嚈哒匈奴人是一个突厥-蒙古族部落,而在这种前提下,他们似乎更接近于蒙古人而不是***,根据宋云的记载,他们可能起源于金山(也就是阿尔泰山),从那里南下到达了俄属突厥斯坦的草原。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们把他们称作“安涩莱特斯”,波斯历史学家米尔克汉德称他们为“哈亚涩莱特人”,中国的史学家们则叫他们“嚈哒人”,这一名称似乎来自王室的氏族名“Ephtha(或ye-ta)”,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史家们叫他们“白匈奴”,这多少都有些不妥。

在公元5世纪初期,游牧部落中的嚈哒这一支不过居于第二位,从属于统治着蒙古的大部落柔然人。在公元5世纪的25至50年中,由于这支嚈哒人的领地向西扩张,他们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从焉耆西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到伊犁河流域,再到巴尔喀什湖畔,接着到楚河(位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和塔拉斯河草原、锡尔河地区,一直到咸海,全都是嚈哒人的势力范围,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嚈哒人的一个汗庭就建在塔拉斯城附近。大约公元440年时,他们已经攻占了

索格底亚那,或者说河中地区(即撒马尔罕),也许还占领了巴尔赫地区,也就是巴克特里亚或吐火罗。

一些研究东方学的学者,尤其是诺尔德克认为,嚈哒人正好是在波斯王巴赫拉姆·戈尔统治时期(公元420年-公元438年)定居在巴克特里亚的。据推测,嚈哒人曾入侵萨珊王朝的呼罗珊行省,却在发生于梅尔夫附近的喀什麦罕战役中吃了败仗,被巴赫拉姆·戈尔赶出了呼罗珊行省。而马夸特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巴赫拉姆·戈尔和他的继承人耶斯提泽德二世(公元438年-公元457年在位)所打击的敌人不是入侵的嚈哒人,而是另一支匈奴部落科奈特人,他们游牧于梅尔夫的北部地区。但不管怎么说,在萨珊王卑路斯一世统治时期(公元459年-公元484年),攻打呼罗珊并打败和杀死卑路斯的就是这些嚈哒人。那次打了胜仗的嚈哒首领就是阿拉伯-波斯史学家们所说的“阿克西瓦尔”,显然相当于粟特语中的“王”,不过存在讹误。

打败了卑路斯一世之后,嚈哒匈奴人不仅占据了过去一直属于萨珊帝国的东北

边城塔里寒的边界地区(西塔里寒,位于巴尔赫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19嚈哒匈奴人(2/5)

梅尔夫之间),而且还占领了梅尔夫和赫拉特。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掺和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宫廷斗争之中。正因为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萨珊王朝的卡瓦德从泰西封的王位上被赶下来之后,他才会逃到嚈哒人那里避难,与嚈哒可汗的侄女结了婚,并从可汗那里得到了一支军队。公元498年,也可能是499年,卡瓦德凭借着这支军队的帮助重新夺回了王冠。至此,嚈哒人已经成为中亚地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据《梁书》记载,公元516年嚈哒王叶太伊里窦曾派使者拜见南京的朝廷。

尽管波斯王卑路斯被打败了,但萨珊波斯有效地抵御了嚈哒人的进攻,挫败了他们征服波斯的意图。于是,嚈哒人又转而向东南方向进军,目标直指喀布尔。关于喀布尔,这些逐渐逼近的敌人首先想到的是,公元5世纪中期前后,另一支从巴克特里亚分离出来的月氏人(或吐火罗人)取代了贵霜王朝的统治。伊朗史料里记载了建立在阿姆河南岸的巴尔赫和梅尔夫之间的“基达里王朝”,他们曾与萨珊王朝交战。同一史料还提到,萨珊王朝皇帝卑路斯,也曾先后与基达拉帝国的首领们交战,与跟王朝同名的第一英雄基达拉和他的儿子孔嘎斯作战,尽管卑路斯后来因嚈哒人的进攻而死。人们认为,正是在被卑路斯打败之后,孔嘎斯才离开巴克特里亚的,随后嚈哒人迅速占领了那里。而孔嘎斯则率残部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了喀布尔,推翻了贵霜王朝末代君主们的统治,并取而代之。在中国古代的编年史记载中,史学家们把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归结为更早一些时候,而且他们对于这些事情的起因的看法也与我们不同,不过他们的记述至少证明了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在中国的历史资料里,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追溯到了公元436年至公元451年,原文大意是这样的:“来自‘薄罗’(毫无疑问这里指的是巴尔赫的吐火罗人)的‘月氏王’,迫于嚈哒的压力,离开大夏(巴克特里亚)迁往犍陀罗,他们定居在白沙瓦,统治了他们的堂兄弟、喀布尔的月氏人(最后一批贵霜人)。”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们称这个月氏王为寄多罗,这个

名称正好与我们所说的“基达拉”是一样的。因此,迫使这些基达人离开巴克特里亚,逃难到喀布尔的,一定是这些嚈哒人而不是萨珊王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19嚈哒匈奴人(3/5)

。然而,没过多久,嚈哒人就追来了,马不停蹄地沿着同一条道路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至此,原月氏国的全境,包括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和坎大哈,都成了嚈哒人的囊中之物。此外,嚈哒人的先头部队从喀布尔山谷高地出发,去征服印度。同样的事情,在他们之前的贵霜人也做过。

当时的印度正处于笈多王朝统治时期,笈多帝国的疆域包括整个恒河流域、马尔瓦、吉莱特和北部德干高原在内的印度大部分地区。在鸠摩罗笈多统治时期(公元414年-公元455年),笈多帝国达到鼎盛,他的皇位后来由他的儿子塞建陀笈多(约公元455年-公元470年在位)继承。在鸠摩罗笈多统治末期,也可能是在塞建陀笈多统治初期,征服了喀布尔的嚈哒匈奴人(印度人称他们为“Huna”)继续南下,进攻旁遮普,但在多阿布或马尔瓦附近,他们遭遇了笈多王朝边防部队的阻击,被迫停下来应战,结果被塞建陀笈多击溃,这个时候的塞建陀笈多可能刚继位,也有可能即将继位。如果他挫败了嚈哒的入侵这件事发生在他即将继位时,那么第二次嚈哒入侵就正好发生在他统治初期,不过嚈哒人的这次进攻同样又被他击溃了。在那之后,笈多帝国重新恢复了和平,这件事被记录在了一块刻于公元460年的碑文中。

与此同时,嚈哒人已经在兴都库什山北麓的巴克特里亚和南麓的喀布尔扎下根来。公元520年,宋云前往犍陀罗取经时,嚈哒王住在兴都库什山北麓,冬天他待在巴克特里亚,夏天则迁到巴达克山麓的驻地。在喀布尔,迦毕试和犍陀罗两个原希腊化佛教行省是第二等级的嚈哒首领特勤(相当于亲王)的驻地,特勤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王朝,公元520年是这个王朝的第二代国王的统治时期。犍陀罗是希腊化佛教圣地,在这里,希腊文化与佛教相结合。与犍陀罗的高度文明相比,嚈哒人的行为简直是太野蛮了,他们屠杀百姓,对佛教团体的迫害尤其恶劣,他们洗劫寺院,毁坏了艺术品,将当时已经存在了五个世纪之久的灿烂的希腊化佛教文明毁于一旦。对于这支游牧部落的暴虐行径和破坏行为,中国和波斯的文献中都进行了描述。

无论是在《北史》中,还是在宋云的“行记”中(宋云曾于公元520年访问了住在巴达克山麓夏宫里的嚈哒

(本章未完,请翻页)

19嚈哒匈奴人(4/5)

可汗,还会见了犍陀罗的特勤),都将这些匈奴人描述成了纯粹的游牧民:“居无城郭,游军而治。以毡为屋,随逐水草。夏则随凉,冬则就温。”“王居大毡帐,方四十步,周回以氍毹为壁。王着锦衣,

坐金床,以四金凤凰为床脚。”“嚈哒国王妃亦着锦衣,长八尺奇,垂地三尺,使人擎之。头戴一角,长三尺,以玫瑰五色珠装饰其上。”①宋云还记载了他们有兄弟共妻的习俗,而且嚈哒人对佛教抱着极其敌对的态度:“不信佛法,多事外神,杀生血食。”②玄奘大师的记载证明,嚈哒人曾杀掉了三分之二的犍陀罗人,而把剩下的人贬为奴隶,摧毁了大部分的寺院和佛塔。

占据了喀布尔的嚈哒人,继续窥伺着印度的财富。他们被印度皇帝塞建陀笈多打退之后,只能暂时等待行动的时机。约公元470年,塞建陀笈多去世,印度帝国逐渐走向没落,觊觎印度已久的嚈哒人终于等来了时机。而印度帝国之所以会走向衰落,很有可能是笈多王朝内部分裂造成的,笈多王朝内部分成了两派势力,一派以佛陀笈多(约公元476年-公元494年)和巴纳笈多(约公元499年-公元543年)为代表,统治着马尔瓦地区;另一派则以普罗笈多和纳罗新哈笈多为代表,先后统治着比哈尔和孟加拉。趁着笈多王朝衰落,这些匈奴人大收渔翁之利,继续展开了对印度的入侵。在印度文献中,这些匈奴人的首领被称作头罗曼(死于公元502年),他并不是嚈哒人的可汗,而对于这一点,经常引起争论。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嚈哒人的可汗住在兴都库什山北的巴克特里亚和巴达克山麓。这位首领的地位略低一等级,是王子或喀布尔的特勤。在旁遮普西北的大盐山凯沃拉,以及在瓜廖尔和

埃兰发现了三块与头罗曼的事迹有关的石碑,碑文证明他不仅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而且还征服了马尔瓦。他下令铸造的钱币,模仿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印度皇帝佛陀笈多的钱币。

头罗曼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摩醯逻矩罗,这位可能在公元520年至公元530年统治着嚈哒部落的继承者,为人所知的仅仅是记载在古典梵文中的一个美称“太阳之子”,他简直是印度的阿提拉。他的居所位于旁遮普东部的锡尔科特,那么宋云在公元520年见到的犍陀罗特勤必定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19嚈哒匈奴人(5/5)

摩醯逻矩罗在征服克什米尔之后,回到了犍陀罗,并在犍陀罗大肆屠杀,令人毛骨悚然。在佛教徒的笔下,他是一个迫害佛教的****。根据玄奘的记载,唯

一能够与摩醯逻矩罗对抗的,只有笈多王朝分裂后统治着摩揭陀或比哈尔的巴拉蒂提亚(他可能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纳罗新哈笈多)。摩醯逻矩罗在搜寻他的这位对手的过程中,进入了恒河流域。据说,巴拉蒂提亚一开始就在摩醯逻矩罗到来之前撤退了,后来他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可能打败甚至还俘虏了摩醯逻矩罗。这个故事的结尾极富传奇色彩,而又符合道义的观点。除了这一记载之外,马尔瓦埃兰的石碑(标明了是公元510年的)上则记载着巴纳笈多(笈多王朝的另一位王子)的战绩,人们已经确信这些战绩是关于他与嚈哒入侵者对抗的。最后一座石碑的碑文,则讲述了第三个印度王子耶输达尔曼(他被当作是马尔瓦的曼达索尔王公家的成员)的功绩,碑文中夸口他已经于公元533年打败了匈奴人,并迫使摩醯逻矩罗效忠于他。在遭遇了这一系列失败之后,摩醯逻矩罗可能退到了克什米尔。在克什米尔,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竟然疯狂报复犍陀罗的臣民,造成骇人听闻的杀戮,当时中国的取经者们将这一事件记录了下来。佛教抄本上断言,他必将因为自己的暴行而受到惩罚,不得善终。

至于摩醯逻矩罗死后,盘踞在旁遮普的匈奴部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我们仍然不得而知。但他们即便不是危险的邻居,也仍然是一**烦。在公元6世纪后半期,塔内萨尔邦王公波罗羯罗伐弹那(死于公元605年)与匈奴一战,赢得了荣誉,还得到了权力。公元605年,波罗羯罗伐弹那的长子罗伽伐弹那还在与那些匈奴人作战。继他们之后,伟大的印度皇帝戒日王(公元606年-公元**7年在位)终于打败了那些匈奴人,他也因此而成为诗人们歌颂的对象。不过,自公元7世纪下半叶开始,侵入印度的匈奴人(嚈哒人)逐渐消失了踪迹,毋庸置疑,他们要么是被旁遮普人消灭了,要么就是被当地人同化了。其中的一些匈奴氏族有可能获得允许,像瞿折罗人中的拉其普特氏族一样,成为印度贵族阶层中的成员,而瞿折罗人也许与匈奴人同源。

①见《洛阳伽蓝记·城北》。

②同上。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