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再探讨这些已经完全汉化了的***的命运,我们继续讲述那些仍然在亚洲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的部落。讲述拓跋部的历史时,我们曾提到过关于柔然人来自蒙古部落的假设,整个公元5世纪和公元6世纪上半叶,蒙古都是他们的控制范围。我们仅仅是从魏朝和隋朝的编年史中了解到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政治历史,想要有效地探讨他们的文明,我们必须等待他们的旧址古迹被系统地发掘出来。在此期间,我们只关注出现在柔然西北境以外的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河畔米努辛斯克附近的一种新文化,它的繁荣期大约是在这一时期。这种文化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文化,它留下了很多装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品,包括带饰、搭扣、青铜马具、马镫、马嚼子、小刀、匕首、军刀、长矛、马鞍等。在米努辛斯克博物馆和赫尔辛基图沃斯汀的收藏中,都有能代表这种文化的丰富藏品。这一文化所处的年代似乎与柔然人的政权存在的时代相同,在柔然人的政权消亡之后,
它必定还发展了一段时间,似乎直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元9世纪才结束,因为在塔什塔村发现了这种文化与一枚唐初(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币存在着关联。游牧民族的骑兵文化在这一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就像南多·费蒂希所指出的那样,它表现出了与公元6世纪-公元8世纪匈牙利的阿瓦尔文化惊人的相似,它还与公元9世纪原始的匈牙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化(或称“列维底亚文化”)非常相似。虽然这些材料并不足以成为确定欧洲的阿瓦尔人就是柔然人的直系后裔的确凿证据,但它至少证明了两种文化都曾围绕在同一文化中心的周围。
继柔然之后,我们是时候该论述一个与柔然有亲缘关系的嚈哒部落了,在同一时期内,他们是西突厥斯坦的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