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大哥聊过之后我情绪上就稳定了,就算是身处逆境也没什么大不了,大哥肯定能带我们走出去。”
“你……”我话音未落就听嘭的一声枪响。我吓得头皮一紧,立刻闪身躲入了一株大树后面。随后就听见一阵哈哈大笑声。
我悄悄伸头循声望去,只见五名武警战士站在河滩边,其中一人跌坐在地,鼻青脸肿,身边散落着一杆老式猎枪,喇叭一样粗大的枪口冒着滚滚浓烟,简直就像是一根烧火棍。
而周围一些乡民也站在一旁放声大笑着。。
凑上去一问才知道,这名武警战士刚分配来没几天,巡逻时闲的无事找村民要了一杆打猎用的老抬杆试着想要打水鸟。
用过老抬杆的都知道这里面装的全是铁砂,且后坐力奇大,所以开枪时没有瞄准一说,就是对准猎物直接搂火。
但新人不懂这个道理,用的还是部队训练开枪的手法,先瞄准在开枪,结果自己把自己鎚了个熊猫眼。
听说了原因之后我们也觉得好笑,跟着一起傻笑。
一名武警战士问道:“两位是修庙的师父吗?”
“是啊,刚刚到场,正在准备建筑材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场后就准备开干了。”
“哦,这片林子很大,你们千万记住往南面去会有一个无界碑,千万不要走过那块石碑。”
“过了是不是就进入越南地界了?那也算出过国了。”王殿臣笑道。
“可千万不要出这个国,无界碑后面区域全是雷区,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两国互埋地雷,直到今天还有残余的地雷没有清除,所以那片区域是非常危险的。”
“知道了,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修庙,不会没事乱跑的。”我道。
“嗯,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我是这支巡逻队的队长,我叫杨明。”
“谢谢杨队长关照,少不了麻烦你的。”我很清楚,在这种地方,扛枪的才是真大拿,所以必须要和这些人搞好关系。
“甭客气,我父亲就是瓦匠,从小跟着他一起盖房子,所以对这行的手艺人我是相当尊重的。”杨明笑道。
“这么说咱们还是同行?可是太巧了。”
“对了你们养着的那条狗我能见见吗?真是太漂亮了。”杨明道。
“那是一头狼,不是狗。”王殿臣纠正道。
“啊,是狼?”杨明惊讶的道。
“这种狼的品种极为罕见,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这是天极狼对吗?”杨明随即而来的一句话说的我们目瞪口呆。
“你也知道天极狼?”王殿臣问道。
“之前不知道,来了德东我就知道了,距离林塘村大概十公里的地儿有一个村子叫巴东村,这村子里曾经发生过天极狼食人事件,当时有一条据说是很大的天极狼,也是雪白颜色的,每天晚上九点之后在村子周围出没,如果有十岁以下的孩子走出家门,就会被这头狼叼走吃掉,巴东村的男人几次围剿都没成功,后来出动了边防武警一支中队,死了十几名战士最终才把天极狼击毙,这件事我们中队是尽人皆知的。”
“打死的天极狼尸骨呢?”王殿臣紧张的道。
“那肯定处理了,不过这种动物是非常强悍的,你们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养一头天极狼还不是太危险了?”
“哦,你尽管放心,这头狼是通人性的,绝不会做出伤害人类的行为。”王殿臣赶紧解释道。
“这可不是由咱们说了算的,当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说不能养狼,所以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请你们一定要看好它,万一伤了人咱们面子上都不好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武警上来和我们套话估计就是为了最后这番警告,我点了点头道:“我保证,馒头一定不会伤害人的,我们在临江馒头就是养在宾馆里,甭说伤人,连吼人的情况都没有发生过。”
“那就好。”
回去的路上王殿臣道:“你有没有觉得奇怪?”
“哪里奇怪?”
“就算是天极狼真的吃了人,他们怎么知道那就是天极狼?”
“靠山的村民都是见过怪事的,知道天极狼也有可能,所以当地人肯定是害怕天极狼的,你一定要看好馒头。”
“真是麻烦,我绝对不信是天极狼吃了小孩。”
我没说话,但以我的认为天极狼是很有可能吃人的,因为它就是野兽,吃生肉本就是最基本的天性欲望,不是每一头天极狼都有机会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甚至还和人生了小孩,野生的天极狼肚子饿了吃人是完全可能的。
与此同时工程队的设计方案也已“出炉……”,从台基就能看出这座“神官庙……”不同凡响之处。
台基以三合土夯筑,高约一米五,上边建白玉栏杆,这是唯一能定下来的基调,至于神官庙是以气势雄浑的框架布局修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以庭院式族群布局修建尚且没有定论。
讨论了半天各说各有理,谁也没法说服对方,我和王殿臣听的是昏昏欲睡,于是带着馒头遛弯去了。
“这个地方空气真的好。”我道。
“是啊,但是到了夏天日子也不好过。”
“这块应该没什么问题,真正闷热潮湿,有巨大蚊虫的是密林深处区域。”王殿臣道。
“这里的林子就足够密了,你还想怎样?”我们所在的地方生长着诸如榕树、白桦树、松树,各类树种,虽然还不至于遮天蔽日,但阳光已被遮挡了不少,很有些热带雨林的味道。
“这工程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万一到了夏天这种地方生长的蚊虫也是够人喝一壶的。”
“你也别多想了,我们肯定是要回去的,酒吧那边现在也是多事之秋,离不了人,宁哥不可能放任不管。”
正说着话,我忽然听到一阵树枝哗哗响动。
我的听觉是远超常人的,所以我听得很清楚,但王殿臣却没有丝毫反应,于是我立刻警惕的循声望去。
就见我们身边左侧一颗榕树上趴着一个八九岁的少年,他手里握着一把弹弓,此时拉满弓弦对准馒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