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虹桥社区(1/5)

一、社区简介

虹桥街道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西南部,辖区面积约4.0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8.74万人,其中境外人员2.2万人。作为上海早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辖区内有全国唯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功能的国家级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市著名的国际社区——古北新区,还有传统老式居民小区。作为社区文明风尚的重要抓手,虹桥街道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先后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朱国萍、顾泉雄,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王煊熔,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市民诺扬等一大批道德典型和志愿服务领军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宁区虹桥社区(2/5)

二、主要事迹

1998年,虹桥街道虹储居委会党总支从国外义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得到启发,创立“时间储蓄银行”,这也是首个诞生在上海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互帮互助”这一朴素的传统美德为出发点和始动力,让志愿服务理念在虹桥萌芽。

时光流转,虹桥的志愿文化也在不断深化发展。继“时间银行”之后,“我的家我接待”古北市民中心值班接待、“为爱举手——红十字献血志愿服务”、“暖情”志愿服务系列……一个又一个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深入社区,服务百姓。截至目前,“七彩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宁区虹桥社区(3/5)

虹桥”系列品牌项目共有五大类20多个,虹桥志愿服务网吸引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3万,累计服务辐射人群已经达到7万多人。

在虹桥社区,除了以虹储小区为代表的传统居民区,其实还有以古北国际为代表的国际社区,以及以虹开发为代表的商务区。通过发挥彩虹之桥的枢纽作用,志愿资源库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除了凝聚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更吸引了众多洋居民和领事馆的参与。目前还有“洋啄木鸟队”、台湾太太俱乐部、古北辣妈会等多支境外志愿服务团队加入。

在这些项目愈发繁荣开展的背后,是虹桥街道志愿服务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宁区虹桥社区(4/5)

四个“链”在充分发挥着抓手作用,即组织链、项目链、评估链和关爱链。

“1+16+13”的多层级志愿服务组织链,有效串联起了虹桥街道的1个彩虹之桥志愿服务中心、16个居民区学雷锋志愿者站和13个志愿服务基地,通过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志愿者招募、项目运作、业务培训、申报推荐等流程,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在具体的项目上,虹桥街道建立起了“居民区提出需求—区域单位资源配置—社会组织专业设计—社区综合统筹”的志愿项目运行链,使得志愿服务项目可以进入常态化运行的顺畅轨道。此外,评估链加大了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宁区虹桥社区(5/5)

志愿工作三主体,即志愿工作组织者、志愿工作团队和志愿者个人的考核和评估。比如将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纳入责任部门和居民区年底工作考核体系、将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的评选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先进评选的年度计划等。

值得一提的是,虹桥街道还有一环贴心的关爱链:每年为社区优秀志愿者订一份报、进行一次优秀表彰、送上一份新年慰问、开展一次“我想为你点个赞”社区报媒体宣传,通过这“四个一”系列活动,把对他们的关心激励落到实处,激发志愿者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内生动力。

(上海市文明办供稿)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永久免费看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