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简介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五彩石”特色服务队成立于汶川大地震后。目前,五彩石注册志愿者821人,参加志愿活动总活动时长8341小时,人均服务时长10.2小时。志愿者3628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万小时左右。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作文结对交流活动、大学生与结对中小学生的联谊活动、家长培训活动、亲子互动及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理辅导等。
二、主要事迹
“同舟共济,相互支撑,共渡难关,互动成长”是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五彩石”特色服务队不变的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震区约有1000万人受到心理创伤,其中中小学生出现床上应激障碍的比例约为24%。为向灾区中小学生提供持续、有效的心理援助,“五彩石”以“叙事心理学”“心理环境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指导,与来自极重灾区的9所中学的610名中小学生结对进行了作文与书信交流活动——“五彩石”活动,此项活动通过大学生给中小学生批改作文,书信交流以及不定期的联谊活动,为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效果显著。
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四川大学师生继续开展了新一轮“五彩石”活动,“五彩石”团队也日趋完善,组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结构主要包括统筹组、学术组、宣传推广组和资料组等。活动主要包括:作文结对交流活动,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联谊活动,家长培训活动,亲子互动及心理辅导等活动。活动根据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中小学生结对进行作文辅导和其他学习辅导,大学生为结对中小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互动成长。
“五彩石”活动因实践性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强、操作度高、团队章程完善等自身特质与良好的社会效应,规范有序的队伍建设,科学到位的团队管理,得到了其他高校志愿服务团体的深度关注。“五彩石”活动致力于为灾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与关怀,持久而稳定的陪伴,促进灾区学生学业进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让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锻炼自我,增进社会责任感。
(四川省文明办供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