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简介
“本禹志愿服务队”是在“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及其支教精神的感召下,于2005年6月由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红杜鹃爱心社、张瑜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队组成的一支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本禹志愿服务队”拥有分队21支,核心注册志愿者1200余名,服务总时数13年以上,人均服务时数500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
二、主要事迹
2003年,徐本禹主动放弃读研的机会,到贵州省毕节地区一个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地方当了一名支教志愿者。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度过那很艰辛、也很孤独的支教生活。他说:“我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的,我经常想,自己能为别人做点啥?两年的经历有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我付出了,但收获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收获的是内心的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2006年,“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被纳入团中央、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迄今,已有84名研究生志愿者接过徐本禹的接力棒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支教期间,他们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募捐图书10余万册,为20余所山村小学建立了图书室;他们为支教地贫困学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筹得价值110余万元的物资和200余万元的助学资金,资助千余名贫困儿童及中小学生完成了学业,有的还考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等学府;他们联合爱心企业共同提升支教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通“阡陌学堂”在线支教课堂,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艺术体验课等“第二课堂”课程,开展“大手牵小手·笑眼看世界”支教地留守儿童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市体验行等系列活动;他们帮助300余名乡村教师走进大城市、开阔眼界;他们还牵线搭桥,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深入贵州、湖北贫困山区,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把脉问诊”。同时,学校还划拨20万元专款,设立“本禹志愿服务基金”,立项支持志愿者(团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志愿服务活动。
(湖北省文明办供稿)
(本章完)